鋅價格創出2006年2月以來新低;鎳創出2006年6月以來新低;鉛創出2007年5月以來的新低;銅跌破8000美元/噸的整數關口……這就是昨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色金屬市場的“慘狀”。
在供需前景“黯淡”、美元逐步走出低谷、原油價格從高處回落的情況下,國際有色金屬期貨價格開始“崩潰”。
“對有色金屬市場而言,今年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消費量旺季不旺。”上海一期貨公司負責人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特別是市場寄予厚望的中國,在3~5月的消費旺季沒有表現出市場預期的旺盛消費力量,這對有色金屬價格形成了較大的制約。”
該人士指出,隨著夏季的到來,有色金屬消費進入淡季,市場對于需求前景黯淡的預期成為近期金屬價格下跌的巨大推動力。
據國內某專業機構抽樣調查,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國內浙江、河南等地的部分銅管企業開工率不足80%。“有些企業目前在執行去年的訂單,而今年新訂單的數量明顯不足。”一位參與調查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
在過去的數周內,國際有色金屬價格之所以還能保持在一定的高位,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元兌主要貨幣持續走軟所產生的支撐作用是不可磨滅的。如今,這兩個支撐因素也發生了動搖。
本周,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在高位震蕩,美元指數也出現探底回升的走勢。截至昨日北京時間22點,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即期合約價格報129.57美元/桶,相對于上周四的高點135美元,已回落了5美元/桶;美元指數報72.9點,較本周一上漲了0.9點,升幅超過1%。
截至昨日22點,LME期銅下跌211美元/噸,報7934.5美元/噸;期鋅下跌129美元/噸,報2006美元/噸;期鉛下跌112.5美元/噸,報1937.5美元/噸。
(源自: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