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機床行業在這10年中以經發生了巨變。在歐洲制造業企業在美投資的形勢下,許多優秀的歐洲制造企業進入了美國市場,主要是為了歐洲在美國的汽車廠家提供機床。還有,因為80年代的美國對機床產業的進口使用了一些法律措施來限制,日本機床企業在美也投資了一些工廠,占更好的占有美國的市場份額。
美國機床工業已普遍采用計算機技術,使研發的機床新產品性能和操作性更好、精度更高。由于美國缺乏熟練工人以及工人工資相對較高,所以用戶要求機床制造廠家生產的機床使用性能更具靈活性,并可重復編程,以減少對熟練工人的需求。此外,由于汽車工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汽車型號更新周期越來越短,汽車制造業要求機床性能靈活、使用范圍廣、調試周期短,以適應汽車生產批量少、更新換代快的要求。美國航空工業、汽車工業和模具制造業對高速機床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出于環保意識,許多用戶要求機床減少冷卻液的使用量。
電子化、高速化、精密化已成為美國機床工業發展的主流,主要表現為:(1)美國企業通過網絡提供企業對企業的服務,有效整合供應商與客戶的采購和存貨系統。大型汽車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和航空航天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都通過企業對企業服務在全球范圍內與相關體系同步設計開發。機床業的制造過程管理、遠端監控、故障排除和售后服務日漸完善和普及。(2)銑床主軸采用非接觸式液壓軸承取代滾珠軸承;采用線性馬達擺脫使用限制。(3)精密測量的應用。如在加工設備上附加掃描測量裝置,可用較短時間收集大量加工信息,并加以分析、解讀,以指導加工。(4)各類刀具加工及應用軟件有較大發展。如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軟件進行立體曲面加工,以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