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機械工業將在連續4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收獲又一個高增長的年份,增長速度達28%左右。在一片看好的情況下,專家指出,“大而不強”仍是中國機械工業產業結構的主要矛盾。
一是行業振興的主體弱而不穩。盡管一批行業排頭兵企業進步不小,但就其達到的規模和水平而言,放到世界舞臺上既不大更不強。加上現在外資并購我國優勢企業的來勢很猛,若應對不當,行業振興的主體將失去依靠,中國機械工業將被長期固化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
二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不快,突出地表現在:過度依賴實物產量的增長,行業發展亟待突破外延增長的慣性;與發達國家的同行相比,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不快,成為軟肋和短腿;單位產出的能耗和鋼材消耗下降緩慢,尤其是2000年后單位產出的能耗鋼耗下降明顯趨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產能擴張過猛。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能適應結構升級的需要。以前中國機械工業的產品升級主要依賴于技術引進,但隨著差距的縮小,外方戒心日深,今后繼續依靠引進技術實現產品升級越來越困難,亟須轉變技術支撐點,將立足點轉移到依靠自主創新的基點上來。由于自主創新的能力尚不適應產品升級需要,核島裝備、燃氣輪機、抽水蓄能機組、大型風電機組等產品的競爭力很弱,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