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上海世邦機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是上海市一批重點企業中高起點高定位高目標的企業之一,主營礦山破碎機械、化工粉磨機械和建筑制砂機械,屬于典型的傳統行業。公司發展的前幾年,一直致力于提高品質,鑄造品牌等宣傳工作,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服務機制給公司帶來了輝煌的業績。同年,一個有著和拿破侖一樣身高,也同樣有著和拿破侖一樣宏圖大志的青年人馬云,在中國開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之道。這位最早在中國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并堅守在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商務的眾多第一。
1995-1999年這5年,對上海世邦來說,是一個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發展階段,對公司長遠發展來說有著特殊意義。公司經過這幾年高定位的發展,公司不斷積累研發經驗,借用國外先進科技技術同時結合和分析中國礦山行業發展趨勢不斷研發新產品,設備技術更新步伐不斷加快,在中國礦山機械中,不管是在設備技術還是品質上都開始嶄露頭角。短短幾年,由公司自主研發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產品項目已達十多項,成為中國礦山行業中少數具有自主專利產品項目的企業之一,同時對中國砂石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上海世邦機械專家在中國砂石協會中也有了重要的發言權。
而這五年,中國電子商務事業在打破傳統行業模式的格局后,表現出非凡的發展趨勢,同時沖擊著以傳統行業為主的中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礦山機械行業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面對網絡時代引起的傳統商業模式的改變,一些大的行業早就做到了未雨綢繆,已經率先進入了電子商務時代,具有了自己的企業網站,并開始了簡單的電子商務嘗試宣傳。此時,作為中小企業中的模范單位—上海世邦,此時采取的措施是:大量外派技術和業務人員,并不斷利用報刊、雜志和電視媒體進行宣傳,積極參加各種行業展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傳統模式上的投入成本已經和增長收益不成正比,而且公司新產品的推廣速度與借助電子商務模式推廣的企業的拓展速度相比,顯得較為滯后,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發展速度。另外,中國經濟的大背景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加上國外企業的駐入,來自國外產品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發展方式面臨極大挑戰,企業迫切需要調整運營模式,走出困境。因為當時國內的互聯網貿易發展還不成熟,網絡的影響力還很難觸及礦山機械行業的終端砂石料生產客戶,所以公司在網絡的投入力度并不大。相信當時很多傳統企業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這個時候倒下了。
電子商務的發展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使傳統的貿易方式和經濟活動發生了根本改變,從而為中小型企業同大企業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1999年底,在杭州設立研究開發中心,以香港為總部,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網(Alibaba.com)成立,互聯網對中國傳統經濟模式的沖擊,使企業逐漸認識到不能借助電子商務宣傳推廣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事實不斷證明,能否迅速的登上互聯網這輛快車,決定著他們能否適應一個新的時代,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在全球化的經濟大潮中求得更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這時,上海世邦看到了全球電子商務帶動中小型企業發展的無限廣闊的美好愿景,想到利用電子商務來開展企業發展的下一步工作。于是在1999年底,公司領導廣泛招集優質網絡人才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開始走創新型網絡貿易道路。
2000—2004年整整5年的時間,電子商務影響力迅速擴展到各個領域。2000年,上海世邦與中國電子商務開始同步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學習和創新的階段,創新就是上海世邦電子商務部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公司銷售業績由低到高突破瓶頸的需要;是公司面向國際化競爭的需要,也是面對競爭壓力的需要,同時也是上海世邦不斷成長,成長到與中國電子商務兩三個億互聯網用戶群規模的需求,用戶瞬息萬變的需求也是一種需要。所以2000年到2004年這個成長過程中公司電子商務部不斷發展壯大,進行了很多探索,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剛開始電子商務對上海世邦可以說是一種非常不清楚的商業模型的業務,可以說上海世邦不知道怎么掙錢,也不知道怎么結合其他業務去做,在這個過程中只知道上海世邦可以獲得很多的用戶,獲得很多的眼球等等。慢慢的,隨著上海世邦對電子商務的不斷探索和嘗試,以及借助阿里巴巴這樣一些平臺,上海世邦看到了很多用戶在這個平臺上相互交流,相互促進,上海世邦發現通過阿里巴巴貿易平臺帶來的用戶群能夠輻射到其他相關的業務,譬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所帶來的業務。順理成章地,上海世邦開始借助更多的電子商務平臺來開發更多的國內國際市場,業務遍布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電子商務平臺由單一的阿里巴巴國內貿易逐漸增加為阿里巴巴中英文、百度、網易、雅虎、google、中國制造網、3721、中國黃頁、sohu、慧聰網等,年投入近百萬元。與此同時,銷售業績也突飛猛進,2004年底公司銷售額首次突破叁億元大關。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上海世邦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客戶需求,從不同層次和方面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服務,確定上海世邦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有更好的把握。正如在2005年博鰲亞洲論壇企業家峰會上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先生談到的那樣,說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模式將是電子商務占據主導地位的發展模式,電子商務將帶領中國經濟全面發展并與世界接軌。2009年,馬云首屆網交會精彩演講又提到“不做電子商務,五年后你會后悔”!2005年至今,全球電子商務對促進企業發展起了翻天覆地的影響。上海世邦針對企業電子商務推廣工作,每年持續增加的網絡投入,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正是有著龐大的網絡市場資源基礎,2008年,雖然后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貿易有所影響,集團公司仍然實現了近十億元的銷售業績,增長率達到51.6%。隨著公司電子商務發展的不斷完善,引進了大量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操作系統,完全實現了企業無紙化辦公和一體化員工溝通評析管理機制,公司內部軟硬件設施建設健全,成功實現了從傳統行業到現代企業發展模式的完美轉型,走上了健康快速的現代企業發展道路。
1995-2009是中國電子商務突飛猛進發展的十五年,也是上海世邦與中國電子商務事業共同的經歷的十五年。這十五年對上海世邦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在創新中不斷深化的階段,首先是一種學習型的創新,也就是說上海世邦在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初期,其實很多的成長都是來自于學習,上海世邦相信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對于上海世邦也好,對于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說也好這是一種最佳的進入方式,但是上海世邦并不能滿足于學習,上海世邦要在學習中不斷融入創新,要結合本地、本土的文化,要結合自身的優勢,結合中國自身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結合中國的市場等新的特點進行創新,這也是一種整合型創新。下一階段上海世邦更加關注的是怎么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整個戰略創新的階段。將以上三個創新的階段綜合起來就是一個“金字塔”,三者之間不是一種替代的關系,應該是不斷深化,不斷演變,不斷繼承的關系。對公司開展電子商務工作來說,三者從底到上,從學習到整合、到戰略方面都是要一直堅持的,不能拋棄的。而中國電子商務正是以這種發展原則,不斷引導中國中小型企業發展壯大的。上海世邦可以看到,學習型創新實際上是從技術的驅動方面作用于新技術到商業價值的轉換。整合創新是通過用戶驅動在商業的層面作用于用戶價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說把用戶在不同的應用方面能夠通過整合提供給他一種一體化、最大化的用戶價值。
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前景深遠,有鮮明的特色、機遇無限、挑戰無限,人類將進入更加完善的信息網絡時代。虛擬空間、虛擬社會已在建立,隨著新一代的成長,網絡消費觀念將會成為一種必然。隨著新技術的飛躍發展,企業應該不斷制定相應的創新戰略和策略,以適應形勢發展。上海世邦愿與所有同行伙伴一同開創電子商務時代的美好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