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了14年之久的中國《反壟斷法》8月1日起正式實施。跨國巨頭緊張備戰,如臨大敵。比如,微軟就很緊張。多名科技人員的博客猜測認為,微軟有可能被告。微軟一再強調它對于中國信息產業的貢獻,“我們一直努力確保遵守有關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不過,微軟也沒忘記暗示,鑒于《反壟斷法》配套措施尚未出臺,此時猜測其實施效果為時尚早,人們似乎太著急把微軟拉進去。
微軟的緊張其來由自,因為微軟有過刻骨銘心的痛苦體驗,去年10月,微軟在一場持續9年的官司中,接受歐盟對其作出的反壟斷處罰決定—一張高達7.77億歐元的罰單。即便在美國國內,微軟也備受壟斷指責之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微軟就因市場壟斷行為,被美國司法部起訴,雖幾經掙扎,官司仍然告輸。慮及有著巨大市場的中國已實施反壟斷法,微軟自然杯弓蛇影,惶恐不安。其實,不獨微軟,一些跨國巨頭,對反壟斷法的實施都有一定的畏葸心理,區別在于程度大小而已。
美國法學家伯爾曼在其著作《法律與宗教》中稱:“法律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不管出于何種目的,外企針對勞動合同法、反壟斷法實施時所表現出的緊張,恰可證明他們對法律還是有敬畏之心的,一個對法律充滿敬畏之心的企業,勢必有所忌憚,不敢太造次,太野蠻,太無法無天。可怕就可怕,一些企業毫無敬畏之心,對反壟斷法持無所畏懼,或者無所謂的態度。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既不能對國內企業法外開恩,也不會讓外企享受超國民待遇,外企對反壟斷法緊張應是題中應有之義。與此同時,國內壟斷巨頭是否也應該有所緊張、如坐針氈呢?誠如反壟斷法修改審查專家小組的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時建中所稱,“如果我們只盯外企而放縱國內企業,其實是對民族經濟發展的傷害,而不是保護。”如果內外有別,反壟斷法的法律尊嚴和立法初衷難免會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