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選擇“缶”為讓世界驚奇 揭秘敲擊時發光原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星光璀璨,缶聲震天!
英國《獨立報》網站在《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報道中稱:“2008名擊缶手擂出的鼓聲如同滾雷,是開幕式的完美倒計時方式,它展現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鼓聲引導下,中國在數小時內向世界呈現了五千年的輝煌歷史。”
早在開幕式的準備階段,就有不少人猜測張藝謀可能采用擊鼓的方式來烘托開場的氣氛,例如威風鑼鼓在國內多個大型演出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張藝謀對此并不否認,但他想要的開幕式樂器絕對不是傳統的鑼鼓,“有人可能會猜想到我們會用鑼鼓,但我們拿出來的形式一定要讓世界驚奇,一切表達手段都必須脫俗……”
張藝謀和他的團隊經過反復的挑選,最終確定使用缶。那么什么是缶呢?缶是中國最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它原本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多為圓形,也有方形的,有蓋,肩上有環耳,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古時候人們在席間飲酒時,特別是飲到興起之時通常會以皮蒙缶、擊缶而歌。以“擊缶迎賓”揭開序幕。缶不僅表達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在開幕式的開篇就傳達出對全世界客人的熱情歡迎之意。
現在人們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就可以與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使用過的“缶”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這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人氣最旺的道具,這2008面缶不久將被正式對外拍賣,許多人都對此很感興趣。
古代的缶由陶土或青銅制成,而在開幕式上使用的2008面缶是用石膏鑄成的。缶身上有很多棱角,表演者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這些棱角劃破雙手。每個缶約有110公斤重,下面還有輪子,設計者對這個古代的樂器進行了一系列現化代的包裝:在樂器基座上雕上“中國龍”,做出四條腿的架子,又染上古銅色的色澤,最后運用現代科技給缶面、鼓槌裝上閃閃發亮的LEG燈屏。
其實最令世人驚奇的是,中國的古代打擊樂器是如何發出光芒的?又是怎么組成頻閃的畫面的呢?頻閃發光的缶陣,是由2008個發光的缶組合而成。如果引用數碼照片的原理,我們可以將一個個發光的缶理解為構成照片的基本單位——像素。開幕式的控制人員只要通過通訊系統來統一有序地調動每一個像素(缶)的發光與變暗,就可以為我們呈現出一幅井然有序卻又頻閃變化的神奇畫面(缶陣變化)。
這些缶之所以能在不斷發光的同時還維持高度的可靠性,全都離不開LE(發光二極管)。LED發光面由成千上萬顆小的LED燈組成,只有在敲擊時,缶面才會發亮。這種LED燈采用環氧樹脂封裝,可承受高強度機械沖擊和震動,不易破碎,因此平均壽命達10萬小時。
(源自:沈陽日報)
- 露天礦山開采方法匯總(2025-04-29)
- 一文說清!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措施、方法和資質(2025-04-22)
- 選礦廠建廠手續流程分享【附詳細步驟】(2025-03-03)
- 彈性連桿振動系統的啟動功率、工作功率的分析與計算...(2025-02-24)
- 安全無小事!礦山安全知識8大危險、6盲、14重點!(2024-10-08)
- 非煤礦山選礦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2024-09-14)
- 建議收藏!金屬非金屬礦山常見事故防范措施(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