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模具關稅公平 須待兩“目錄”合一?
模具關稅公平 須待兩“目錄”合一?
本刊記者 朱行之
從本刊得到財政部在醞釀修改汽車企業進口關稅的消息到現在已十多天過去,截止本月9日,修改最終方案尚未亮相。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秦珂則對記者表示,修改關稅牽涉頗多,難以很快有結果。
車企應去別處要支持?
“我們當然理解汽車企業的要求,但是減免關稅不是‘扶貧項目’,國家要通盤考慮,”秦珂對記者說,“要考慮保護行業健康發展,也要考慮哪些企業能承受,這個過程是一個不斷修訂和調整的過程。”
秦珂的聯系方式,早在8月27日,記者就從向本刊透露財政部正在修改模具關稅的顧先生處得到了,顧還告訴記者,秦珂參與了這次修改。但直到本月7日,記者第二次前往工業協會才見到了秦。
“模具關稅相關的事務,我們這邊一直是周永泰在參與。”對于記者關于秦本人是否參加了此次財政部的修改的提問,秦珂這樣回答。周永泰是模具協會常務理事,他多日前就已經向記者表示,此次的修改他并不知情。
“關稅的首要作用是保護國內相對應產業的安全和發展,不單單模具是這樣,其它產業也是這樣。免稅的界限劃分在哪里,應該保證既能保護國內產業又能使國內需要而生產不了的高技術產品以比較優惠的條件引進來。”秦珂對記者說,“汽車企業應該‘對號入座’,在模具關稅上爭取傾斜不如去尋找別的支持,比如申請國家項目、進入863計劃等等”。
多日前,顧先生曾向記者表示,自主汽車企業要的與其說是進口模具關稅傾斜,不如說是關稅公平,因為合資企業進口模具可以免稅。
要支持更要公平
據記者了解,一般情況下,合資企業投資總額以內的自用設備,不在《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以下簡稱《外商目錄》)內,并且該投資項目屬于鼓勵類項目,則可享受免稅。現行的《外商目錄》僅僅兩頁20大項,所涉及的大多是一些辦公用品,沒有模具項目,而整車制造又屬于鼓勵類項目,也就是說對合資企業來說,能不能免稅取決于模具能不能作為自用設備,以及是否在投資總額以內。
“合資汽車企業投產的第一個車型的模具肯定是作為投資合同內附屬設備而得以免稅的,”周永泰對記者說,“但是后續車型能不能、能在多大程度上算作設備,以及企業是否會追加投資以確保新模具也在投資總額內則不得而知。”周永泰曾參加過多家合資企業后續車型模具免稅論證,但他同時說:“論證的往往不是全部模具,只是一部分。其余的模具是不是免稅了,參加論證的專家并不清楚。”
(源自:車世界·汽車產經報道)
記者發往多家合資車企試圖詢問模具免稅情況的郵件無一例外地沒有收到回復。同時,記者發現與《外商目錄》相對應的《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以下簡稱《國內目錄》)長達36頁,有38大類。
“目錄”合一前路漫漫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當初我們很多東西都生產不了,為了引進高技術設備和產品、為了吸引投資,自然要給外商進口以優惠的政策。”秦珂認為,這個優惠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國外愿意出口高技術設備和產品到中國的外商實行免稅優惠,第二,對國內的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所需的進口設備和產品免稅。
“但是,這種情況也在發生變化。”秦珂補充說,“一方面,國內能生產的東西越來越多,免關稅的范圍也越來小;另一方面,合資企業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情況正在改變。”
但是種改變并不容易。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企業所得稅法》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結束了外資、合資企業多年來所得稅稅率遠低于國內企業的狀態。但這種調整在2005處于醞釀期時曾經遭50多家跨國公司聯名上書反對,并且最終仍舊給2007年3月之前設立的外資企業以5年的過渡期。
這樣看來,顧先生和他所在的汽車企業面臨了一個難解的矛盾:國家要保護模具行業,所以對國內能生產的模具的進口征收關稅,同時為了吸引國外汽車企業來華投資,又給予了他們一定程度的免關稅進口模具的優惠,造成了內、外資汽車企業之間的某種不平等。
記者在搜集資料時發現,國內關于合并進口關稅兩個目錄的討論非常少,有專家稱,合并這兩個目錄的困難遠大于統一所得稅。
除了兩個目錄合并就沒有別的辦法實現公平?財政部的關稅新規如何調和這個矛盾越發地引人期待了。
(源自:車世界·汽車產經報道)
- 山西出臺《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實施意見》...(2020-12-17)
- 《湖北省機制砂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指南》正式發布(2020-10-15)
- 《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條件》正式印發(2020-10-12)
- 《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印發!...(2020-09-10)
- 九部委聯合發布!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2020-09-08)
- 《重慶市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2020-08-25)
- 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00萬!西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明年起施行...(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