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拉動內需形成互動 汽車“救市”政策醞釀出臺
政府態度日趨明朗
連續幾年快步疾行的中國汽車產業在今年驟然剎車。根據業內權威機構預計,今年全年汽車銷量將達到9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8%左右,這一增速比近幾年汽車產業平均20%以上的增速低了一半有余,也是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七年來,增速最低的一年。在車市銷量連續數月低迷的背景下,呼吁政府出臺汽車行業救市政策的聲音漸強。
11月份以來,中央相繼出臺十大措施、投資4萬億元等拉動內需的鼓勵政策,使汽車市場緊縮的需求量得到一定緩解。此后,政府扶持汽車行業發展的態度日趨明朗。
1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張德江分別參觀、考察了上汽自主品牌生產基地和東風汽車公司。張德江在視察東風時明確指出,作為我國機械行業的支柱以及拉動消費、保證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中央對發展汽車工業始終堅定不移。
11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解決企業困難,促進經濟發展的六項政策措施。在第一項中即提到將大力支持包括汽車等重點產業的發展。
雖然目前出臺的鼓勵政策并未直接涉及汽車產業,但這一系列動作已經向外界發出了十分明確的信號:政府在制定拉動內需的政策時已將目光轉向汽車行業。
“救市”政策醞釀出臺
11月初,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在“2008天津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首次表態:“政府有出臺‘救市’政策的可能”,但前提是通過量化分析確認這些政策在出臺之后能夠起到實質性作用。
在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召集了國內十幾家主要汽車企業對當前車市形勢進行分析,并著手開展了量化分析各項政策實施效果的工作。
11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主持召開汽車行業重點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17家單位以及國內主流汽車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悉數到場。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在會上重申了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的重要地位,并強調一定要充分認識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充分考慮汽車工業一旦受到破壞性的沖擊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
作為會議的發起方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向本報記者透露,會議分析了經濟危機下中國汽車業的運行情況,并結合汽車企業提出的建議探討了相應的“救市”措施。
董揚表示,根據工信部的要求,中汽協會已向工信部遞交了一份研究報告,目前工信部已經開始著手處理相關工作,最終工信部將出面擬訂一份關于汽車行業的報告送交國務院。
(源自:中國工業報) 汽車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巨大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認為,按國家前幾年和國際情況來看,明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可能比今年還要低。中央正在研究明年的經濟政策,當務之急仍然是擴大內需,而汽車產業則是拉動內需不可忽視的一環。
徐長明說,五年前,汽車產業的發展取決于宏觀經濟的發展,而現在汽車產業已經具備拉動經濟發展的能力。“過去的作用是單方面的,而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互相推動的作用。”
對于汽車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曾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進行了詳盡闡述。
首先,汽車產業對如鋼鐵、石化、橡膠、玻璃、電子等上游產業的直接帶動作用相當強,2007年汽車工業直接的增加值占GDP份額的1.8%,中國汽車工業對上游行業的帶動作用是1∶1,也就是說,汽車工業對GDP的貢獻率應當是3.6%。
其次,對于金融、保險、維修、旅游、汽車旅館等下游產業,汽車工業同樣有很強的帶動作用。馮飛認為,根據國外的統計,汽車工業對下游的帶動作用大于上游,但汽車工業的規模需要大到一定程度。我國這個規模正在形成,因此未來汽車工業對下游的帶動作用會更大。
此外,汽車工業還具有間接的帶動作用,如級差地租———由于汽車使人的出行半徑加大,導致周邊地區房租增加很快,這對經濟也具有帶動作用。
根據專家研究,在就業方面,汽車產業(包括零部件企業在內)和相關產業的就業比例關系是1∶7。也就是說,汽車產業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會給社會帶來7個就業機會,汽車工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除了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外,在技術進步方面,汽車可謂是高新技術的集合體。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電子技術都在汽車產業得到應用,如GPS、芯片、音響系統等;還有制造環節的技術,如機器人、生產線等,過程控制、條形碼技術控制等,汽車工業的制造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現代化水平的標志。
中外車企加大投資力度
盡管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實體經濟,并使全球汽車業卷入其中,但是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對于以內需為主的中國汽車業來說,美國次貸危機并不是引起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汽車產銷突然下滑的根源,而是多種客觀影響疊加產生的綜合效應。在全球車市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今年1~10月,全國汽車銷量保持了同比11.11%的增速,仍然透射出強勁的潛力,大型汽車集團也紛紛加大對各自企業的投入。
北京汽車控股公司日前宣布,為響應國家拉動內需的號召,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投資100億元用于推進福田與奔馳重卡合資、康明斯發動機和自主品牌乘用車研發制造三大重點項目建設。到2010年,北京汽車工業將形成整車產能200萬輛以上,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實現利潤50億元,市場占有率接近15%,出口額30億美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十二五”實現規劃年產能300萬輛的新目標。
(源自:中國工業報)
與國內企業一樣,國際汽車巨頭也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11月25日,國際零部件巨頭博格華納與中國中發聯投資有限公司(由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奇瑞、華晨、江淮、長豐、吉利、廣汽、中順、長城組成)共同投資成立了“博格華納雙離合器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投資總額達到2億美元。
盡管通用在美國的母公司瀕臨倒閉,但不久前卻傳出其增加對上汽通用五菱投入的消息。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丁磊日前表示,兩大股東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都認為中國是一個最有希望的增長市場,未來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投資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2009~2011年,上海通用將投放超過20款新車,而上海通用汽車整個產品線也正朝著全球平臺、歐美技術這一方向轉變。大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CEO范安德博士最近也強調,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的形勢之下,大眾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總經理蘇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金融危機對中國車市造成的最大影響是對消費信心的打擊,而在國家出臺十大救市措施并啟動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之后,市場信心將會迅速反彈。他認為,中低檔、小排量的私家車將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同時,更有增長潛力的二、三級市場也會為中外車企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源自:中國工業報)
- 山西出臺《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實施意見》...(2020-12-17)
- 《湖北省機制砂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指南》正式發布(2020-10-15)
- 《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條件》正式印發(2020-10-12)
- 《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印發!...(2020-09-10)
- 九部委聯合發布!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2020-09-08)
- 《重慶市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2020-08-25)
- 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00萬!西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明年起施行...(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