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復合式盾構機下線
2008年4月25日,由國家863計劃資助、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首臺復合式盾構機在河南下線。據悉,這臺盾構機由于實現了從關鍵技術向整機制造的跨越,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有望打破國外企業長期以來在盾構機制造方面的技術壟斷。
從位于河南省新鄉市的中國中鐵隧道集團盾構產業化基地了解到,這臺盾構機直徑6.3米,最大掘進速度為每分鐘8厘米,將首先應用于城市地鐵施工。它“軟硬通吃”,具有較強的地質適用性,在適應彎道施工、轉向糾偏、滾動糾偏、改善地質條件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其設計還充分考慮了盾構施工在刀盤受困狀態下的緊急處置方式、帶壓進艙作業時的安全保護以及應對涌水等突發事件的能力。
盾構產業化基地技術經理、工程師程永亮告訴記者,此臺復合式盾構機從研發到整機制造成功歷時一年多時間,這也是國家863計劃盾構課題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實現了對國外先進技術從消化吸收到再創新,有望結束我國在復雜地質環境下的隧道施工依賴國外盾構機的歷史。此外,在國產化率、降低造價等方面,該機器也達到了預期目的。
盾構機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地下隧道施工設備,它可在不影響地面狀況的條件下作業,從而大大提高了施工可行性、降低了成本,并能夠保護地面的名勝古跡等建筑物,因而在城市地下軌道交通、公路鐵路隧道、過江跨海隧道和水電工程隧道等施工中有著廣泛用途。但由于盾構制造工藝復雜、技術附加值高,目前盾構制造核心技術為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少數國家所壟斷,且價格高昂。長期以來,國外盾構在中國盾構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5%以上。
為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局面、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水平,國務院在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文件中已將盾構研制列入16項重大技術裝備之一;科技部于2001年將土壓平衡盾構關鍵技術研制列入國家863計劃自動化領域機器人技術主題,拉開了我國盾構產業化的序幕。
- 露天礦山開采方法匯總(2025-04-29)
- 一文說清!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措施、方法和資質(2025-04-22)
- 選礦廠建廠手續流程分享【附詳細步驟】(2025-03-03)
- 彈性連桿振動系統的啟動功率、工作功率的分析與計算...(2025-02-24)
- 安全無小事!礦山安全知識8大危險、6盲、14重點!(2024-10-08)
- 非煤礦山選礦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2024-09-14)
- 建議收藏!金屬非金屬礦山常見事故防范措施(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