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長春召開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吉林省全省首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之一——“水泥粉磨系統仿生減粘耐磨核心部件研發”經過兩年多的刻苦攻關,取得重大突破,課題組運用工程仿生學原理,集中攻關解決了水泥粉磨系統核心部件粘附和磨損兩大技術難題,研制出的多元耦合仿生磨輥的使用壽命達到1.2萬小時,與市售磨輥相比使用壽命提高了1倍。
2009年,吉林省圍繞8大產業躍升計劃,投入3000萬元資金,啟動實施了首批10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旨在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產學研結合、產業化目標清晰的關鍵共性技術,為吉林振興儲備新興接續產業。“水泥粉磨系統仿生減粘耐磨核心部件研發”項目,由吉林大學和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擔,中國科學院院士任露泉教授主持課題研究,課題主要圍繞水泥生產中粉磨系統核心部件開展攻關。
吉林省科技廳組織了由汪爾康院士、李玉院士、盛連喜教授、于化東教授等組成的專家組,對該項目進行了評審。專家組經過認真細致的質詢討論一致認為,研發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縮小了我國耐磨材料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建議加快該成果轉化步伐,推動水泥粉磨系統仿生減粘耐磨材料及核心部件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