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中國砂石協會六屆五次常務理事會在西安舉行,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司王史堂處長出席并致辭。

王史堂處長代表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對中國砂石協會六屆五次常務理事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也借此機會,向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中國砂石協會,有關省(區、市)砂石行業的各位同仁,長期以來支持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王處長認為,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砂石礦產是基礎建設的原材料,資源開發關系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他說,中國砂石協會順應時代要求,響應中央號召,回應社會關切,借助行業協會平臺,制定發展規劃,加強行業自律,通過開展評定砂石行業示范企業和企業信用等級等工作,著力推進和諧礦區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土資源部和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予以大力支持。隨后,簡要介紹了礦產開發管理司的工作。
1、砂石類礦產礦山開采布局的分析;
全國有10.7萬個礦山,其中砂石土礦山近5.7萬個,涉及建筑石料用灰巖、磚瓦用粘土、磚瓦用砂、建筑用砂、建筑用花崗巖等20個礦種。
從統計結果看,56888個砂石土采礦權中達到大型規模的只有2704個;中型規模6259個;小型規模的礦山共47925個,占采礦總數達到84.2%。從空間分布看,全國砂石土類采礦權的數量呈現東部、中部和西部遞增的趨勢。
通過統計數據考慮,提高最低開采規模標準,建立新立礦業權與整合減少礦業權聯動機制,嚴格按照礦產資源規劃編制礦業權設置方案,合理設置鼓勵開采區集中開采,從限制開采區和禁止開采區退出,實現布局合理和“減權增產”。
針對不同規模的砂石粘土和建材類礦產,整合、兼并重組或者關閉等方式,在提升規模的同時減少礦業權數量。下一步研究制訂砂石土礦產開采最低開采規模標準。
2、和諧礦區建設的背景;
遵照李克強副總理、周永康書記、孟建柱國務委員2011年6月在我部“關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兩起刑事案件涉及礦產資源開發相關情況的報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經過認真調研,去年10月份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礦產資源管理情況的報告》,提出開展和諧礦區建設綜合試點等意見建議,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肯定。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和要求,為礦產開發領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礦業經濟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積極推進和諧礦區建設,是當前礦產開發領域一項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
3、開展和諧礦區建設聯創齊爭行動考慮。
王處長在講話中指出,以和諧礦區建設為抓手,通過開展聯創齊爭行動,切實調動好、發揮好、保護好各方參與和諧礦區建設的積極性,建立“政府引導、行業推動、企業爭創、群眾參與”的和諧礦區建設工作格局,探索構建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調節機制、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的補償機制、群眾共享資源收益的分配機制、礦地矛盾協調化解的社會管理機制,努力實現“開礦一處、造福一方,開發一點、保護一片,礦區和諧、科學發展”的目標,失去我國礦產資源開發逐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礦山與社區和諧。
最后,王處長對中國砂石協會和與會的企業負責人提出了幾點希望,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