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煤炭機械裝備制造業生產數量已經居世界第一,但仍存在著企業規模小、原創能力差、競爭力弱等問題,急需依靠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打造煤機裝備‘升級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廣德近日表示。
今年以來,煤炭行業不景氣,山東省煤炭機械行業也承受了巨大的發展壓力,山東煤機行業雖然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勢頭,但是更應抓住時機轉型發展,提升持續發展能力。
山東省作為主要產煤省,已制定煤炭機械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鼓勵加快建設一批以采掘、支護、運輸、洗選裝備、煤矸石加工設備為主、各類產品配套齊全的煤炭機械制造示范園區。隨著煤礦安全生產方面多個法規陸續出臺,提升了對煤機裝備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煤炭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
據介紹,由于國民經濟發展對能源的大量需求和政府對煤炭生產的高度重視,煤機裝備制造業和產品市場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十二五”期間,地方中小煤礦的整合、國有煤礦的集團化,將會給煤機裝備制造業的壯大帶來黃金發展時期。
東方證券行業研究員周鳳武分析認為,伴隨著煤炭資源整合,預計明后兩年,煤炭機械的需求將明顯提升,山東作為煤機生產的第二大省,煤機制造業獲得政策重點扶持,相關公司的業績有望明顯提升。
山東省煤機企業數量多,但產品雷同、重復建設嚴重、低端產品過剩,缺少帶動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整體科研開發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落后,抗風險能力低。
面對國內以及山東省煤機市場的發展趨勢,部分骨干企業已經開始轉型發展,規避低端市場的過度競爭,向高端市場邁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山東煤機集團始終堅持差異化戰略,完全面向外部市場求發展,集團不采取任何特殊保護政策,企業核心競爭力在逐年提高。該集團與芬蘭合資組建的泰安芬瑞特機械有限公司,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實現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并且成為國內單軌吊行業領軍企業。
山東能源機械集團引進7家國內外一流合作伙伴,共同合資合作建成了9個高端生產項目,建立完善了集技術研發、產品制造、安裝服務、設備租賃、維修再制造于一體的閉合式產業體系,2012年實現總產值51億元。
更重要的是他們主導建設的“山東(泰安)山能機械工業園”此前已經成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并日益顯現出巨大的產業集聚效應。目前,這一基地內有6家企業被評為“全國煤機行業優秀企業”。
與此同時,山東省煤機企業還探索新的發展領域,避開低端競爭,進入高端煤機行業。萊蕪煤機公司與韓國Simmatec國際有限公司合作進入立體車庫設計、制作、施工、運營管理領域,雙方將致力于打造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立體車庫,搶占國內立體車庫市場先機。
山東省已將煤機裝備制造業納入全省今后三年調整振興的特色產業,推動煤機行業轉調發展,力爭打造出年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的煤機企業集團一個,50億元以上兩個,10億元以上的五個。煤機行業有壓力、也有動力。煤機行業應當抓好關鍵技術研發、重大裝備國產化和成套化等重點工作,實現行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