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平方米的廠房,除了中央操控室內有兩個工人在忙碌,幾乎看不到人,幾臺機器有序地工作著,一條完整的生產線繞場一周,秩序井然。這是記者在吉林久盛集團的環保型砌塊生產車間看到的場景。據介紹,通過這條自動化操作平臺能完成從原料入場、砌塊成型到入窯養護、碼垛這一系列工序,只需要10個小時就可以實現成品出廠。
據了解,吉林久盛實業集團在創業初期是以石料開采為主業,是純粹的資源消耗類企業,經過多年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努力,不斷向機械制造和建材砌塊及工程施工等領域延伸,已成功轉型成可循環資源為主業的綠色生態企業。恰如廠區內隨處可見的那句標語所說,“科技創造價值環保改變生活”。
堅持自主研發,走轉型升級之路
運用自主知識產權助推企業發展。自集團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理念,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科技創造價值的轉型升級之路。2009年,集團引進韓國的制磚機生產技術,制造了砌塊自動成型機,一次性試車成功并投產。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模式,又自主研發制造了適應于各類大中小型工程建設的多種型號的砌塊自動成型機,現在以生產大、中、小型全自動砌塊閉合生產線為主。全套生產線應用高智能化的PLC程序自動控制,可減少勞動力配置,提升經濟效益。同時,能生產出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破碎機、振動篩、收塵器和砂粉分離機等產品。機械制造工藝先進,是國內少有的能夠生產大型砌塊成型機的制造商之一。
合作共贏是企業發展的便捷途徑。多年來,集團緊盯國際國內市場,既堅持“引進來”,又勇于“走出去”,注重校企結合,促進成果轉化,通過國際合作、銀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力爭把企業做大做強。與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研究院、吉林大學、省公路設計院等多家科研機構、知名高校開展合作,聘請技術專家團隊,引進先進的技術及理念,以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方式,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集團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先后加入了韓國混凝土制品協會、中國建筑砌塊協會,成為會員單位。幾年來,集團研發團隊與科研機構合作成功攻克了行業內多項難題,與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完成了《生態敏感區高速公路景觀及資源環境綜合保護技術研究與示范》,同吉林大學完成了《干硬性混凝土路緣石》等課題,參與制定《高強度混凝土砌塊部頒標準》等,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注重節能環保,發展綠色產業鏈
創業初期的久盛集團經營著8家采石場,生產是屬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狀態,大量的廢石料、殘渣造成的污染往往是靠治理費來“解決”,形成了廢料沖到哪里治理費就給到哪里的局面。一個偶然的機會,集團董事長李仲海看到了“廢料”可以加工成型材的前景,立即赴韓國、歐洲考察,經多方走訪及論證洽談后,成功轉型,開始大力發展注重節能環保的綠色產業鏈。
時下的久盛集團,遵循著國家的產業政策,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建材產業,致力于固體廢棄物的重生再利用、環境污染治理及生態復原工程。以“發展綠色建筑建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使命,引進國外發達國家的生態環保建筑砌塊應用理念,依托機械公司提供的全自動砌塊成套生產線,利用實業公司提供的優質原料,尾礦及再生的工業、建筑固體廢棄物,研發和生產地面磚、護坡砌塊、路緣石、U型槽和混凝土墊塊等6大系列100多種產品,廣泛應用于交通、水利、市政、房建等建筑領域。具有環保、抗壓、抗鹽凍、使用壽命長、安裝簡便、節約成本等特點,是美化環境,改造升級的理想產品,將助力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我國的城鎮化標準建設、公路改擴建、水利設施基礎建設以及各系統生態恢復治理項目等,都將給企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關注市場需求,追求永無止境
多年來,久盛集團已經發展成為集機械制造、石料開采、砌塊生產、工程施工于一體,具有完整產業鏈的綜合企業,在省內擁有四家標準化砌塊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達16萬平方米,配備行業最先進的全自動閉合式生產線,能提供工程分析、產品研發、顧問營銷、施工安裝和售后跟蹤等一系列完整的服務項目。用李仲海的話說,市場需求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只有保持創新才能站在行業發展前沿,而這一切,又都離不開國家政策和科技廳局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久盛集團被列為我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多次獲得創新資金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省級節能專項資金補助等。通過對國外本行業的數百項專利進行轉化吸收,生態建材產品已形成具有久盛特色的專利體系。截止到目前,集團獲得了砌塊成型機、強力振動混凝土砌塊自動成型機等機械方面專利,雙梯形自鎖護坡混凝土砌塊、菱形劈裂表面自鎖護坡混凝土砌塊等砌塊產品專利,獲得國家、省、市多項榮譽。2008年與韓國合作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砌塊生產線;2010年,產品獲得中交(中國)交通部產品認證,同年獲得(交通標準化)理事單位資格;2012年與吉林大學交通學院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并與吉林大學管理學院開展合作,在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的基礎上,繼續細化提升集團整體管理水平。“希望企業能夠拉動整個行業,最終形成一個綠色、標準、高效的產業”,李仲海說,“能夠與同行業實現信息共享,促進我國在此領域的快速發展壯大。”
久盛集團的成功轉型絕非偶然,其經驗對推動傳統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的定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只有按照市場配置開發新產品,向高端化、國際化、資源循環可持續化看齊,注重自主研發、依靠科技創新才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永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