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乎乎、臭烘烘的污泥能有啥用途?在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蔣莊煤礦,污泥卻成了寶——經過特殊處理后的污泥部分代替煤炭,進入電廠進行焚燒發電,經過高溫焚燒后的殘渣還能用來制作磚、路沿石等建筑材料,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用來給居民供暖。日前,記者來到了蔣莊煤礦,探究變廢為寶的“污泥三用”。
蔣莊煤礦的建陽電廠廠區內樹木林立,道路干凈,很難與污泥聯系起來。走進6000余平方米藍白相間的大廠,記者見到了一堆約有10米高的灰白色塊狀物體。“這就是電場的原料污泥。是不是聞著有些臭味?可以想象,要是這些污泥直接排到環境中,危害有多大!”蔣莊煤礦主任工程師郝培龍對記者說。在廠房的另一頭,堆著一堆煤炭。原來,污泥之所以能發電是因為其所含有的纖維燃燒后可以產生熱量,但是因為其發熱量只達到每千克800—1200大卡,無法直接燃燒使用,所以還必須與煤炭進行摻配使用。“用以摻配的煤炭都是蔣莊煤礦自產的原煤和中煤,因為現在煤炭市場情況不理想,現在電廠消耗已經成為減少煤炭庫存的重要途徑。”郝培龍介紹。
記者看到,停在室內的兩臺鏟車啟動,一鏟鏟將煤炭鏟進污泥堆,按照污泥與煤炭8:2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后,經長達百米的皮帶傳輸到破碎機,將不規則的大塊破碎為小棗大小的顆粒,再經過皮帶輸送至鍋爐。
據了解,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和造紙廠產生的大量污泥多采用填埋處理,填埋成本高,且浪費耕地資源,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污泥經焚燒不僅每噸可以轉換300多千瓦時的電能,在高溫燃燒過程中污泥中的一些有害物質還能夠得到分解,實現了固體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了解到污泥發電的好處,如今蔣莊煤礦附近的造紙廠、污水處理廠都主動免費為建陽電廠輸送污泥,目前建陽電廠已經與薛城周邊的遠通、海象、東昌等十家造紙廠和薛城、陶莊、鄒塢三家污水處理廠開展了污泥供應焚燒合作。“電廠全年發電量可達3億千瓦時,最高可消耗污泥27萬余噸,相當于節約用煤9萬噸。”郝培龍說。目前該廠建設了兩臺260噸/小時循環流化床鍋爐、1臺50兆瓦汽輪發電機組,年可銷售電量2.55億度,創效達9500萬元。
走進機房,巨大的汽輪機組嗡嗡運轉。在這里,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被轉換成熱能,通過管道輸送到薛城區的千家萬戶。目前該廠供熱能力達到220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了當地供熱緊張的局面,并可為企業帶來每年4290萬元的收益。
污泥焚燒,如何解決焚燒產生的空氣污染?走在建陽電廠的廠區內,看不見冒著黑煙的煙囪,聞不見難聞的氣味。原來,該電廠采用了先進的脫硝脫硫除塵裝置,氮氧化物排放數值不到國家規定的一半,脫硫效率達到98%以上,處理后的煙塵含量僅為國家規定的60%。
鄰近中午,一支滿載的卡車車隊駛出廠區。“這些卡車上裝的都是污泥燃燒后產生的灰、渣等伴生品,全部銷往了周圍的水泥、建材企業。”郝培龍說,每年僅銷售灰渣的收益就達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