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專”是豫飛重工集團董事長郭章先的16字箴言。在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的同時,豫飛重工審時度勢,依托企業現有的裝備制造實力,積極進入環保裝備制造產業。經過幾年的精心籌備、考察、研發,該集團環保裝備制造板塊終于有了新的進展。6月12日,由市政府主辦的“土壤修復產業發展研討會暨國家土壤固化與修復技術裝備研發中心授牌儀式”在市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國家各部委、省市相關領導、行業專家及國外合作方代表出席會議,共同探討新鄉市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思路,明確豫飛重工集團在發展土壤修復產業的方向及定位。
會議由中國機械工業環保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趙強主持,副市長王玉民出席會議并致辭。研討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就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國內外市場發展規律,進行了深入探討。新鄉市工信委副主任楊俊濤介紹了新鄉市土壤修復產業發展思路;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政策研究處處長吳剛解讀了豫飛重工土壤修復產業規劃;國家工信部經濟運行局副局長黃利斌在研討會上發言;丹麥與韓國代表就各自國家的環境保護和土壤修復成果及規劃與大家進行了交流;最后,該集團董事長郭章先作了發言總結。
豫飛重工集團是一家以裝備制造業為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擁有兩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一個防爆起重設備工程研究中心,旗下“豫飛”、“騰升”兩大品牌起重產品,占到國內大運載火箭項目、衛星發射基地項目起重產品的90%以上,是國家二級保密和軍品起重機國家標準制定單位,是國家軍工項目起重裝備的唯一制造廠家,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核電、水電、港口碼頭、鋼鐵冶金、軍工等多個高端產業領域,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豫飛重工集團在新鄉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了新型工業化裝備產業園。該產業園以重大技術裝備為核心,以裝備制造配套產品為輔助,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強、產業鏈條完整、專業化分工明確的特色,成為了新鄉市特色裝備制造產業示范基地,也成為驅動豫飛重工集團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該集團還積極參與了國家多個重點項目,如三大衛星發射基地項目、大火箭運載項目、國家大亞灣核電站等。
近年來,該集團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升級路徑,以裝備制造業為主業,向多元化產業方向發展,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能力開發新產業,尋求新的業態鏈。該集團提出了“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以產品產業鏈帶動升級轉型,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全面提升”的發展戰略。
為響應國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號召,豫飛重工集團在保持傳統產業優勢的前提下,積極進入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環保產業。以土壤修復為切入點進入環保產業,是該集團在經濟新常態下,依托和借助企業雄厚的裝備制造能力和人才優勢,開拓新經濟增長點和新發展點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國家環保、工信等有關部委的指導下,豫飛重工集團與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合作,并到丹麥、芬蘭等國進行考察,通過深入調查我國土壤修復領域的發展現狀、趨勢,經過周密規劃、充分討論和多方論證,制訂了《豫飛重工集團土壤修復產業發展規劃》。
目前,國內生產的土壤固化修復裝備很少,在土壤固化修復方面也不能夠提供有效的技術指導,不能夠滿足國內土壤固化修復市場的需要。豫飛重
工集團多次到國外實地考察,與當地的大型土壤修復裝備制造公司進行洽談,借助戰略合作伙伴的技術、資金、市場優勢,通過合理規劃和嚴格實施,具有生產浮箱履帶挖掘機、帶篩分破碎滾軸的鏟斗、強力攪拌頭等整套土壤修復裝備的能力,而且能夠根據土壤污染的具體情況提供土壤修復的整體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豫飛重工集團“土壤固化與修復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將承擔起土壤監測、檢測、挖掘、移除、熱處理、復原為主體的設備體系和以修復藥劑為主體的產品體系,達到“調查、檢測、分析、修復”一體化工程總包能力。通過土壤固化修復項目,豫飛重工集團將全面進入環保領域,形成“1+n”產業模式,通過環境服務領域業務的開展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帶動整個集團轉型升級。立足中原放眼全國,豫飛重工集團爭取3年~5年的時間將集團打造成為國內土壤修復裝備制造的龍頭企業,躋身國內環保修復領域前列。
豫飛重工集團的綜合實力得到了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和中國機械工業環保產業發展中心的肯定,認為集團完全有能力、有實力進入并推進新興環保產業的發展,并將國家唯一的“土壤固化與修復技術裝備研發中心”設立在豫飛重工集團,承擔國內土壤固化修復裝備產業化、國際技術合作交流等重要職能。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豫飛重工集團將全面進軍環保裝備制造產業,土壤固化修復裝備產業也即將成為豫飛重工集團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