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科研人員近日利用磁分離技術,在河南盧氏夜長坪鉬礦選礦技術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通過研究,科研人員發(fā)現夜長坪鉬礦首采區(qū)1#礦體并非單一矽卡巖型礦石,而是由1/3斑巖細脈和2/3矽卡巖大脈互相交錯組成的混合礦體。其中,斑巖細脈中主要含硫化鉬等硫化礦物,少見白鎢等氧化礦物;矽卡巖中主要含白鎢、氧化鎢鉬礦等氧化礦物,硫化鉬少見。磁鐵礦呈細粒、微細粒析出狀賦存于以透灰石、白云石為主的矽卡巖中,鎢礦物與這兩種礦物密切共生。
工藝礦物學研究成果為選礦難題的突破打開了缺口。項目組人員在此基礎上最終確定采用獨特的選礦工藝流程和磁選裝備,實現了斑巖和矽卡巖礦石的分離,解決了因礦石性質波動造成選別指標不穩(wěn)定、大量脈石礦物嚴重干擾氧化礦浮選以及選礦工藝流程復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河南盧氏夜長坪鉬礦是我國東秦嶺-大別山鉬鎢成礦帶上的特大型鉬礦床,同時伴生鎢、鐵和螢石,目前已探明鉬金屬儲量44.45萬噸,平均地質品位0.113%,鎢金屬量22.68萬噸,平均地質品位0.073%。由于礦體埋藏較深、地質條件復雜、礦石中鉬氧化率高、有用礦物嵌布粒度細、礦石中富含鈣鎂質碳酸鹽脈石和嚴重影響鉬鎢浮選的脈石等難題,該礦采選難度均較大。此次磁分離技術的重要突破為實現選礦試驗技術指標的根本突破、大力推動夜長坪鉬礦的高效開發(fā)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