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贛江中支設立的采砂區,南昌縣南新鄉黃渡村上徐自然村的2千多位村民近日來只有唉聲嘆氣,因為幾年來,南新鄉政府將上面撥付的1元/噸砂石資源費放在鄉政府賬戶,并稱砂石資源費主要用于公益事業和漁民補償,但不發放到村民個人手上。受訪多名律師則認為,鄉政府做出這項決定前,宜先聽取民意。

采砂船在南新鄉黃渡村上徐自然村旁忙碌
沙洲荒地被采砂,兩千多村民未領到一分錢補償款
多年來,南昌縣南新鄉黃渡村上徐自然村的村民在贛江中支的中洲開荒、放牛。但這一現象,被此后的河道采砂打破。
上徐自然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2012年10月,南新鄉政府、黃渡村委會派人進村宣講,中洲上以后不能開荒種地,已由贛昌公司進行統一河道采砂。
“當時,鄉政府還承諾,河道采砂會對當地村民補償。后來,他們得知中洲河道采區有砂石資源費,南昌縣以抄告單形式做出具體分配:每噸收取4元資源費,其中蔣巷鎮得1元/噸,南新鄉得1元/噸,南昌縣水政、采砂辦等相關部門得1元/噸,開采區沿線的上徐自然村得1元/噸。但是,我們2千多村民3年來,并沒有領到一分錢補償,猶如墻上畫烙餅———能看不能吃。”一村民憤憤不平道。
期間,上徐自然村村民多次找鄉政府交涉,但一直未果。
南新鄉政府:“采砂補償款不發放到村民個人手上”
對于村民的訴求,南新鄉黨委副書記陳本華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確實因種種原因,未召開村民大會。
據他介紹,2012年9月13日,經省水利廳批復,同意由贛昌公司在南新鄉贛江中支設立中洲采區。采區批復設立后,南昌縣政府以抄告單形式,明確對中洲采區通道開采的砂石資源費的分配辦法,其中開采區沿線村——上徐自然村得1元/噸,用于群眾辦公益事業和漁民補償。
“經過鄉政府開會研究,這筆補償款不會發放到村民個人手上,只做集體公益事業服務。”據陳本華介紹,鄉政府目前已撥付50萬元,用于黃渡村衛生所至南川小學村級公路硬化建設;另外,還計劃撥付近500萬,用于上徐自然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
鄉政府被指未聽取民意草率做決定
對南新鄉官方做出的上述回應,上徐自然村的多數村民提出了質疑。
有村民認為,由贛昌公司開發的中洲河道采區開采量巨大,按照鄉政府上述說法,分配給開采區沿線村——上徐自然村的砂石資源費至少超過550萬,但這筆款項迄今還只是單方面由鄉政府代管。“目前,開采量還僅是一小部分,日后還會有更多的砂石資源費繼續停留在鄉政府賬面上。”他們如是告訴記者。
對此,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曹安定律師認為,砂石資源費用來辦集體公益事業,南新鄉政府這一出發點并沒有問題,但在做決定前必須征求民意,不能草率地單方面做決定。對于重大資金投入的集體公益活動,必須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分配給上徐自然村的采砂資源費,也必須由村民派代表參與監管。
江西豫章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太金也認為,砂石公司補償給南新鄉政府的資源補償費,應納入財政監管范圍。南新鄉政府稱將這筆費用用于公益事業,補償費如何使用、用在什么項目上、村民是否有享有補助……村民應有知情權,鄉政府應召開村民大會討論,聽取民意。
他建議南新鄉政府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有關部門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再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