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董家口所在的瑯琊古港是中國五大古港之一,更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走廊”和“黃金水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就已經進行過齊吳海戰、海上通航等海事活動……如今,董家口循環經濟區在如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方面,也是有著自己的做法和思路。擔當兩項國家使命,實現“三個再造”,爭做青島市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排頭兵。近日,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董家口循環經濟區在港口建設、項目引進等方面,也與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有著密切關聯。

■ 董家口“一帶一路”大項目
鋼企“廢渣”變身“高端建材”
“我們生產出來的這個高爐礦粉將與水泥以一定比例進行混合,作為一種新型建材用于建筑行業,在海工、建橋等較為特殊的行業中應用。這樣的產品,可以提高水泥的長期強度、防腐蝕,同時還能降低水泥的生產成本、減少水泥生產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青島潤億豐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耀華告訴記者。該項目就是將以鋼鐵企業的礦渣、鋼渣等為原材料,與有著豐富技術以及生產經驗的新加坡企業合作,將傳統意義上的“廢棄物”、“污染物”變為“高端建材”,不僅解決了污染的問題,還將帶來不小的經濟收益。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投資1.6億元人民幣,將實現年營業收入5.5億元,是建設綠色青鋼、環保青鋼的核心項目,也是目前山東省規模最大、技術和裝備水平國內領先的利廢建材生產建設項目。據介紹,利用本地良好的市場和便利的交通優勢,生產的鋼鐵渣粉可以供應當地市場也可銷往世界各地,這對青島市以及山東省冶金、建材工業的結構優化和調整意義重大。
國外買家從“礦石超市”買“保稅混礦”
港口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那么董家口港在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有著哪些值得注意的工作呢?據介紹,董家口港以建設深水泊位為突破口,這里正在打造國家大宗干散貨集散中心、國家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區域性物流中心和國際大宗商品交中心,推進大宗物資信息服務、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發展,將董家口港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國際一流的第四代物流交易港。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步驟,青島港將董家口港區定位為大宗散貨物資集散中心,當前正在探索礦石交易新模式,籌建中國最大的“礦石超市”,即港口不僅可以接卸、堆存,更將成為貿易商就地選購交易的平臺。而這個平臺,主要將面向國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更多貿易。
“我們具有期貨交割功能,擁有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的焦煤、鐵礦石、焦炭期貨交割庫,期貨交割量領先全國港口。在產品上,可以實現破碎、篩分功能,建成董家口篩分破碎基地,擁有篩分破碎設備15套,能夠滿足焦炭、煤炭、礦石客戶的篩分破碎需求,晝夜破碎能力達到5000噸以上,篩分能力10000噸以上。這樣一來就可以將篩分過的產品用于交易。”(董家口礦石碼頭有限公司調度室主任李新勇)表示。“我們還具有配煤、配礦功能,董家口配礦配煤基地能夠按照貨主需求,實現按品位、比例混礦。”
■融入“一帶一路”,董家口如何做?
“擔當兩項國家使命,實現“三個再造”,爭做青島市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排頭兵。”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董家口循環經濟區在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有著明確的目標。據介紹,董家口循環經濟區作為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市實現港口戰略布局調整的重點,有望成為青島市陸上絲綢之路向東延伸、海上絲綢之路向西拓展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通過港口建設,打造“一帶一路”戰略節點
據介紹,港口是董家口循環經濟區實現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最重要的載體和平臺。“董家口港水深條件好,能夠通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船和礦石船。按照規劃,港區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設計泊位112個,設計年通過能力3.7億噸,一舉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董家口循環經濟區管委工作人員介紹。
通過加快港口碼頭建設,建設成為面向世界、輻射內陸的國家樞紐港和國家級大宗干散貨商品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通過港口貨物流、資金流、人員流,輻射帶動更大的范圍,打造“一帶一路”戰略節點和樞紐。董家口港區還會加快集疏運體系建設。
建設大宗商品國際交易中心
貿易便利化是實現經濟往來的必然要求,而交易中心是貿易便利化的重要平臺。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董家口港貨物吞吐量大,要進一步發揮董家口物資儲運優勢,完善高端航運物流產業鏈條,加快向物流服務貿易轉型,建設國際化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大宗商品交易“董家口指數”,提高董家口物資交易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據悉,董家口還加快打造兩個基地建設,不僅規劃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配套堆場,后期要進一步加快堆場、罐區建設,進一步提高石油、煤炭、礦石、木材、糧食等戰略物資儲備,加快建成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儲備基地;同時還以青鋼、橡膠新材料、北方最大的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等項目,通過發展船用特種鋼鐵、軍用橡膠材料、遠洋漁業捕撈等產業,服務國家深遠海開發戰略和國防戰略,加快建成國家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
黃金水道、黃金海岸,優勢疊加
“不僅通過兩個保障基地的建立,切實提高董家口循環經濟區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同時董家口循環經濟區還會發揮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的疊加優勢。”董家口循環經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處理好岸線開發與腹地開發、陸域開發與海洋開發的關系,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城市布局、海洋開發以及生態建設,促進陸域經濟與海洋經濟良性互動。”通過實施陸海統籌發展戰略,加強陸海規劃銜接、綜合開發陸海資源、協調陸海產業發展、加強陸海生態環境保護、理順陸海管理體制機制、加強陸海國防建設,實現以港口為核心,以海域和海岸線為載體,以港興城,以海促陸,以陸興海,陸海一體,梯次推進。
■ 董家口“一帶一路”大項目盤點
一、青島港董家口港區40萬噸級礦石碼頭項目
由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投資40.4億元,設計年吞吐能力2900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礦石接卸碼頭。項目于2009年9月開工,2010年10月竣工,僅用363天建成,創出了五個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礦石碼頭、最先進的環保系統、最大的岸橋(510米,蝶形結構)、最深的碼頭水深(-25米)、最先進的信息化操作系統。碼頭配備了4臺世界上最大的卸船機,單機單爪裝卸量80噸,每小時裝卸效率可達3500噸。礦石等貨物通過30條、總長度21公里的封閉式流程皮帶輸送到后方堆場,每條皮帶流程效率達每小時1.05萬噸,居世界之首。貨物主要來自巴西和澳大利亞,主要流向山東、山西、陜西、河北、江蘇、浙江及長江流域鋼廠。
2015年7月4日,全球最大的40萬噸礦船“遠卓海”輪成功靠泊40萬噸礦石碼頭,使董家口港區成為國內首個具備40萬噸散貨船直靠能力的碼頭,開啟了中國港口干散貨作業的“大船時代”,為打造國家大宗干散貨集散中心、建成中國最大的“礦石超市”注入強勁動力。
二、潤億豐泰新材料項目
該項目是青鋼循環經濟配套項目,由青島鋼鐵集團和新加坡昂國集團合資建設,總投資3.68億元。項目一期投資1.6億元,主要以青鋼冶金廢渣為原料,建設年產120萬噸高性能磨細礦渣粉生產線,生產綠色低碳建材、高端延伸產品。項目已于2014年7月份開工,目前主體基本建成。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營業收入3.4億元,利稅6000萬元。項目的建設既可減少廢渣占地、解決鋼鐵渣的污染,實現固廢資源化循環利用,又可提高鋼鐵渣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三、青島港董家口萬邦物流項目
該項目由青島港董家口萬邦物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7.4億元,占地1500畝,一期占地825畝,建設保稅物流區、選礦區、礦石混配區、輔建區和煤炭混配區。
四、中國外運大宗散貨集散堆場項目
項目由董家口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占地300畝,總投資10.4億元,建設大宗散貨散堆場。主要從事貨物堆存、倉儲、保稅、中轉、加工、代理和物流等其他相關業務;煤炭銷售、混煤、配煤以及相關業務。
五、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工程
該項目由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3.3億元,包括1個30萬噸級原油泊位和一個10萬噸級油品泊位以及相應配套設施。30萬噸級原油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45萬噸油船設計,年設計通過能力1800萬噸,泊位長450米;1個10萬噸級油品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12萬噸級油船設計,設計年通過能力620萬噸,泊位長度302米。
項目于2014年6月17日取得試運行批復。2014年10月30萬噸原油碼頭實現首船靠泊,進入試運行階段,截至2015年6月底,已累計接卸原油、燃料油船只20余艘次。
六、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海業摩科瑞通用碼頭工程
該項目由青島海業摩科瑞物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2.8億元,建設1個10萬噸級通用散雜貨泊位(水工結構按20萬噸級設計);建設1個7萬噸級通用散雜貨泊位(水工結構按照12萬噸級設計),碼頭泊位總長583m。項目于2011年開工建設,碼頭已建成試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