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的帶頭人
——記2014年河南省勞動模范王展民
“勞模并不是光拼命干活。時代對勞模有了新的要求,要能用自己的努力創造出更大的價值。”2014年被評選為河南省勞動模范的王展民說到了,也做到了。為了跟上時代節拍,他在工作中努力進取,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多次獲得科學技術獎。
1961年出生的王展民,1979年進入山西省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礦山機械專業學習。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原國家建材局建設公司第五礦山工程處(現西安礦山工程有限公司)工作,1993年調入河南省豫南水泥有限公司。自參加工作以來,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所從事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中勇挑重擔。1993年,他被調到河南省豫南水泥有限公司,先后在設備科、技術部、礦山車間等部門工作,目前在礦山車間從事技術工作。
王展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所從事設備的使用、維修與管理工作中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以身作則、認真負責,特別是在礦山車間工作以來,為保證礦山設備的正常運轉,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設備管理制度,在日常設備巡檢、維修、檢修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確保了設備在可控狀態下正常運行,有力保障了公司正常生產,車間也連續多年被公司評為先進車間。王展民工作期間通過言傳身教,主動對員工進行技術上的“傳、幫、帶”,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手把手傳給員工。20多年來,他培養的技術骨干有10多位,為公司積累了技術力量。
在技術上,王展民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中,并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極推動車間和公司的技術革新與改造工作。2000年,他參加的干法窯窯尾密封裝置的新技術項目,獲駐馬店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6年12月,他主持設計制作200噸手動分離式壓力機項目,獲得全國建材行業技術革新三等獎;2002年以來,他先后負責公司3#水泥磨的主風機、高效選粉機的非標制作和安裝工作、礦山車間11立方礦斗改造、破碎機反擊板體改造,以及2011年脫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方案的技術改造等工作,均取得預期效果,獲得了領導和員工的好評。
自2009年以來,在王展民的帶領下,公司的設備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生產任務完成率100%,特別是2013年礦山車間生產水泥石灰石塊石79.4萬噸,完成計劃的132%;綜合利用廢石生產水泥混合材15萬噸,完成計劃的125%;綜合利用高鎂石灰石生產石子37.1萬噸,完成計劃的103%,為公司創造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