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決定授予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為“深圳市房屋拆除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試點項目”,并在棚改布心片區現場舉行了授牌儀式,以樹立行業標桿、規范技術發展、推進節能減排。

9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決定授予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為“深圳市房屋拆除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試點項目”,并在棚改布心片區現場舉行了授牌儀式,以樹立行業標桿、規范技術發展、推進節能減排。
近年來,隨著深圳市舊城改造規模逐年擴大,建筑廢棄物無處堆放,成為了困擾政府和社會的一大難題。根據全市統一部署,深圳市住建局承擔著深圳市范圍內的建筑廢棄物管理工作。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按照相關政策法規要求,積極實施房屋分類拆除,并對建筑廢棄物進行現場綜合利用,從源頭實現建筑廢棄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促進了循環經濟發展。
在當天的授牌儀式上,與會者就羅湖棚改進展情況、采用的新技術與新方案、適用的法規政策和行業試點引領作用和房屋拆除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技術進行研討。

羅湖棚改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技術亮點頻頻
據了解,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占地面積約62萬平方米,涉及1347棟房屋,總房屋拆除建筑面積約138萬平方米,拆除房屋產生的建筑廢棄物總量約200萬噸。項目在布心、木棉嶺、玉龍三個片區均設立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處理施工現場,計劃于2017年10月完成所有建筑廢棄物破碎。
針對房屋拆除,項目分階段、分建筑物,采取人工拆除、機械拆除、機械與人工結合拆除等作業方法,確保專業拆除、安全拆除、環保拆除。其中在2017年3月-6月期間,每天以10余棟的速度進行拆除,保障了拆除的安全高效,至始至終確保零事故、零傷亡。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從德國引進移動反擊式破碎機和移動式篩分機(“克磊鏝”),對建筑固體廢棄物展開現場處理與綜合利用,由拆除而產生的建筑材料經過破碎與篩分,房屋拆除現場“吃”進建筑垃圾,再“吐”出建筑原料,現場綜合處理率達98%,達到源頭治理的成效。
在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形成三級循環生產體系,其中,現場分揀破碎的石粉或磚粉用作一般性管溝、基坑回填;再生骨料處置加工成骨料,用于低標號道路墊層、水穩層、低標號混凝土等;加工而成的水磚、路緣石、內隔墻等再生制品,將項目廢除的瀝青路面生產再生瀝青混合料用于道路建設。

據估算,羅湖棚改項目消納城市建筑廢棄物200萬噸,可節約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畝;項目生產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可減少對不可再生礦產的開采,部分再生建材產品取代粘土磚,每年可節省取土20多萬立方米,節省耕地約100多畝,還可節省標準煤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排放,同時還可減少填埋處理所帶來的土壤及地下水體污染,并節省政府投資建設廢棄物填埋場的征地、拆遷、管理等費用。
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技術的實施,對于實現“綠色棚改”、“環保棚改”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在社會效益方面,為建筑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業化”探索合理的運行模式,緩解運輸帶來的城市交通壓力。在技術效益方面,對墻材革新、實現建筑工業化做出貢獻。在環境效益方面,項目消納城市建筑垃圾200萬噸,可節約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畝;項目生產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可減少對不可再生礦產的開采;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降低環境污染。在經濟效益方面,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能降低建材成本,從而帶動建材、房地產業、市政工程和環保產業的發展,有力的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9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決定授予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為“深圳市房屋拆除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試點項目”,并在棚改布心片區現場舉行了授牌儀式,以樹立行業標桿、規范技術發展、推進節能減排。

為全市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探索新途徑
“棚改項目引進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房屋拆除和建筑廢棄物破碎篩分處理設備,實現建筑廢棄物的就地處理,在全市乃至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深圳市住建局副巡視員鐘曉鴻認為,通過項目試點可以不斷提高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水平,積累管理處置經驗,培養鍛煉技術過硬、管理科學的專業隊伍,為今后深圳乃至全國的棚戶區改造、城市更新摸索出一套完善可行的程序和模式。因此推行房屋拆除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一體化模式可形成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的新型生產方式,從源頭上降低了拆遷對環境的破壞,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應予以大力推廣。

羅湖區委副書記、區政法委書記、羅湖棚改現場指揮部指揮長程正華談到,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改是深圳市首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具有先行先試的示范意義。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羅湖、龍崗兩區及天健集團全體棚改人的共同努力下,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改全面快速推進,目前簽約及房屋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工程建設。作為“中國棚改第一難”,該項目改造范圍大、建筑拆除體量大,在實施安全拆除的基礎上,實現建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意義重大而深遠。

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改項目建筑廢棄物處理,從處理體量、作業難度、技術含量等方面看,在全國范圍內都位居前列,將成為今后棚戶區改造和市政建設生態發展的新風向標。由此可見,本次授牌儀式就是對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改項目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充分肯定和鞭策。在市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羅湖區將全力配合做好示范項目推廣,為全市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探索新途徑、走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