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的通貨膨脹對卡特彼勒也許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采礦企業的收入就會不斷提高,企業就有更多利潤用于擴大產能,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用到更多卡特彼勒的產品
“我們對2008年世界GDP的預測是增長3%左右,”卡特彼勒(CAT.NYSE)董事長兼CEO歐文斯(JAMESW.OWENS)評價道,“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數字”。
作為全球最大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的掌門人,歐文斯于4月2日上午出現在此次訪華行程的重要一站徐州,他出席了卡特彼勒路面機械(徐州)有限公司(CPPX)周年慶典,并已于前一天下午在南京會見了江蘇省副省長徐鳴。
短暫的徐州之行后,2日下午歐文斯又飛赴云南——位于昆明市呈貢新區卡特彼勒項目的征地工作有望在年內完成,卡特彼勒公司也早于2月13日就在當地工商局登記,注冊資金為2294萬美元。
在過去的幾年中,卡特彼勒奔走于中國制造的龍頭企業,以其被稱為“斬首行動”的并購戰法,為其全球產業鏈籠絡中國資源。盡管這個用黃黑相間的強烈對比色做LOGO的山姆大叔,曾經在廈工股份、上柴等收購案中遭拒,但這并沒有動搖其征服中國企業的強烈意愿。
“在今后的四至五年,我們將在亞洲新興市場投資十億美元,投資會主要應用到中國和印度”,歐文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美國次貸危機、原材料價格上漲,都無法迫使卡特彼勒牌挖掘機,將掘金新興市場的動臂收回。
得寵新興市場
“抵押貸款風波發生后,美國住宅行業出現萎縮,這不僅會對美國造成沖擊,其他的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比如日本與西歐也受到影響,我們在這些市場的增長率會放緩。但與此同時我們認為新興市場的增加依然會非常快,”歐文斯同時提供了一對數據,“我們是一家全球性企業,去年我們的全球業務增長29%,(而且)美國的產品出口量也增加了20%”。
基于此,他判定美國經濟放緩或衰退不會影響卡特彼勒在華業務,因為中國會繼續拓展基礎設施建設,且亞洲的擴展能力也在快速發展。歐文斯將對2008年世界GDP的預測設定為3%左右,“3%會使世界商品價格依然保持高位運行,因此會有非常強勁的建設機械以及相關產品的需求。”
在歐文斯看來,新興國家的資源開采企業將有更加穩健的財務表現,并因此有更多資金采購產品以擴展生產。“現在全球礦物、天然氣等天然資源價格不斷攀升,而很多天然資源儲備在新興國家中。”同時他認為,貿易全球化也正在改變新興國家人們的生活質量,他們會對道路住房進行更多投資,卡特彼勒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
卡特彼勒亞太區市場營銷部副總裁RodneyC.Beeler同樣認為伴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反而會刺激對產品的需求,抵消因價格上漲造成的成本壓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事實上就在3月31日,歐文斯還表示過對鋼材價格高企的擔憂,但得益于長期合同,卡特彼勒2008年的大部分用鋼需求都已得到保障,鋼材價格上漲的影響到2009年才會顯現。
歐文斯預期卡特彼勒產品在2008年的銷售會增長5%至10%,并認為當務之急是提高產能,“當然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會產生一定的通貨膨脹,這將對成本造成一些壓力,我們會密切注意”,他補充道。
第二次布局
目前卡特彼勒分別在蘇州、無錫、天津建立工廠,以圖擴大產能與“建立完整的全球業務模式”;歐文斯將本月1日與江蘇省領導的面談稱為“非常愉快的會見”,并透露“我們談到了會在什么地方投資,什么時候投資,以及投資多少”的詳細議題;今年2月,卡特彼勒宣布完成對山東山工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工”)剩余股份的收購,歐文斯亦在采訪中首度提到收購山工的若干細節。
“3年前我們對山工開始投資,根據當時的約定,如果合作順利,我們有機會把剩余的股份全部購買下來,確實我們也抓住了這個機會,”他介紹說,“在購買股份之前我們也和山工的員工召開過會議,他們對于能成為卡特彼勒中國的一份子非常興奮”。
歐文斯認為和山東合作的過程也是非常滿意的,卡特彼勒收購了一個很好的管理層,“上周我們和山東管理層有過一次接觸,接下來會加大投資。”
位于山東青州市的山工在中國裝載機行業中排名第七,其在產業鏈上有近200家供應商、100多家代理商。卡特彼勒于2004年收購山工40%的股權,這次收購是繼卡特彼勒與徐工集團合作生產挖掘機項目后,再次與中國本土主機制造企業開展合作。三年來山工裝載機年產量由5000多臺提高到1萬臺,利潤增長近10倍。
在安徽,卡特彼勒與國內散裝水泥運輸車和混凝土攪拌車制造業的龍頭企業星馬汽車(600375)簽署合作協議,而在云南,被列入2008年昆明市政府重點產業招商引資推進項目名單的“美國卡特彼勒建設項目”,總投資1.65億元,占地1800畝,由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在呈貢新城建設礦山機械設備銷售、培訓中心。
事實上,卡特彼勒已受包括中國、俄羅斯及南非在內的新興市場需求的推動,公司銷售額在5年間增加了一倍。而根據中國的“十一五規劃”,至2010年中國農村至少有120萬公里的農村公路需要建設和改善。
“看到外面那些空的工位了嗎?那些都是為了將來招聘來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準備的”,卡特彼勒徐州工廠一名高管說。中國巨大的市場機會正在成為跨國公司的避風港。
卡特彼勒中國事記
1995年,卡特彼勒與徐州機械工程集團共同設立了一家合資企業,主要產品是卡特300系列挖掘機。
2005年3月,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別出資130.8萬元人民幣和43.6萬元人民幣,以股權并購方式獲得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30%和10%的股權,成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今年2月份有報道稱,卡特彼勒收購山工機械剩余60%股權獲得商務部批準。
2006年,中國機械行業內開始盛傳,廈工集團總經理王昆東正在就并購事宜與美國卡特彼勒公司進行談判。除廈工外,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柳州工程機械集團、河北宣化工程機械集團等也成為卡特彼勒在華并購的“緋聞對象”。
2007年,卡特彼勒重點加大了在蘇州、徐州、無錫、天津的投資。其中在蘇州新建輪式裝載機廠;在無錫新建了卡特彼勒零部件工業園;在天津,建立履帶零部件工廠,并新增加了發動機組的生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