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0年6月上市的盛運環保(300090),如今已是上市以來的第九個年頭。伴隨著2017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的發布,盛運環保巨虧近13億元的消息令市場一片嘩然,而這也是盛運環保上市后的首虧。在業績遭受重創的情形下,盛運環保的利空消息也是接踵而至,其中因存在違規擔保等行為還在4月25日受到了安徽證監局的處罰。
上市首虧
曾在2017年度業績快報中披露公司虧損約2.58億元的盛運環保,如今卻傳出了在報告期內巨虧近13億元的消息。盛運環保上市后的首次虧損額出現驟增。
4月26日,盛運環保披露的2017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由虧損約2.58億元變更為虧損約12.95億元;當期對應實現的營業總收入也出現了下調,由約16.44億元變更為約13.58億元。對于公司業績快報修正的原因,盛運環保給出了七點解釋,包括公司其他應收賬款大幅增加,增加計提壞賬損失3.34億元;中科商譽和收購時產生的無形資產經專業評估發生減值較預測時增加2.37億元;公司對外擔保增加或有負債增加虧損2.28億元;子公司盛運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及盛運環保工程公司個別銷售合同調減相應收入及成本,減少毛利約1.5億元;公司在垃圾發電市場開發過程中,相關費用預提增加0.6億元等。
據悉,盛運環保于2010年6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主要從事城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衛生垃圾、包裝垃圾、填埋垃圾、污泥垃圾、工業廢舊垃圾)焚燒發電,農林廢棄物(生物質)焚燒發電,醫療廢棄物處置,建筑垃圾處置,飛灰處置, 電子垃圾處置,廢舊橡膠輪胎處置,廢舊汽車拆解處置等。
盛運環保上市之后業績曾在2010-2015年穩步增長,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5342萬元、7220萬元、8384萬元、1.72億元、2.34億元以及7.4億元。但該業績增勢卻在2016年被打破,盛運環保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19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83.9%。
在公司業績承壓的背景下,盛運環保目前也正在籌劃重組謀求“自救”。據悉,因籌劃重大事項,盛運環保自2017年12月1日起停牌,之后轉入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根據盛運環保披露的重組進展顯示,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資產初步確定為天宏陽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控股權,預計標的資產交易作價在20億元左右。
風波不斷
需要指出的是,盛運環保近期風波不斷。
4月2日,盛運環保連披多項公告,其中包括公司董事長開曉勝離職、開曉勝所持部分股份被凍結以及涉及多項訴訟等消息。根據盛運環保披露的消息顯示,因開曉勝為融資租賃業務、借款合同糾紛以及保理業務糾紛等四起糾紛提供了連帶擔保而被凍結了部分股份。具體來看,開曉勝持有盛運環保股份共計約1.81億股,占盛運環保總股本的比例為13.69%,為盛運環保的控股股東;累計被凍結股份約為878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4.8579%,占公司總股本的0.6652%。不過,根據盛運環保最新披露的公告顯示,開曉勝累計被凍結股份已達約1.81億股,占其持有股份的100%。
盛運環保在4月2日還披露了一則關于公司持有金洲慈航(7.000, 0.07, 1.01%)股票被凍結的公告。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3日金洲慈航曾公告稱,盛運環保基于資金安排需求擬在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減持金洲慈航不超過1%股份。數據顯示,盛運環保持金洲慈航股份占金洲慈航總股本比例為7.38%。不料,如今盛運環保所持金洲慈航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凍結。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股份被凍結后無法完成轉讓過戶。
之后,受上述利空因素的影響,盛運環保在4月14日披露公告稱,聯合評級于4月12日將公司主體信用等級及“16盛運01”、“17盛運01”債項信用等級列入了信用評級觀察名單。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于4月4日將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AA-,并列入可能降級的評級觀察名單。
盛運環保新增訴訟的情況仍在繼續。根據盛運環保4月25日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再涉六起案件,其中均因盛運環保、開曉勝等未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但盛運環保在公告中卻表示,公司對外擔保行為未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等決策程序。在4月26日盛運環保披露的公告稱,由于公司部分對外提供擔保存在違規等問題,公司遭到了安徽證監局的警示。安徽證監局表示,經核查,盛運環保存在上市公司(含子公司)部分對外擔保未按規定履行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程序,并未及時對外披露情形,涉及金額逾13億元,占盛運環保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5%,決定對盛運環保予以警示。
董事長辭職“退股”
辭去盛運環保董事長之職的開曉勝擬溢價轉讓所持全部股權一事同樣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根據盛運環保披露的公告顯示,開曉勝擬以分次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全部所持股份給新蘇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蘇環保”)。根據證監會就上市公司董監高減持股份的有關規定,開曉勝直接持有股份在職時每次協議轉讓不得超過其直接持有股份比例的25%;在離職半年內不得轉讓所持股份,離職半年后轉讓不得超過25%。開曉勝原任職期滿為2019年4月20日,開曉勝辭職后,待原任期滿半年后,再根據相關規定轉讓其所持剩余股份。開曉勝辭去盛運環保董事長職務,并將其名下所持有剩余股票的投票權轉讓給新蘇環保,由新蘇環保改選董事會。開曉勝應促成新蘇環保指派5名董事,6個月屆滿后將開曉勝直接持有的剩余股權轉讓給新蘇環保。上述協議轉讓,擬以13元/股作價。
需要注意的是,因籌劃重組于去年12月1日起停牌的盛運環保,公司停牌前股價僅為9.24元/股。經計算可知,開曉勝擬溢價逾40%轉讓盛運環保股份。
據悉,新蘇環保的法人代表為胡建民,注冊資本為10億元,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集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于一體,專注于打造完整環保產業鏈的國有環保集團公司。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詢天眼查信息發現,常高新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新蘇環保100%股權,而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持有常高新集團有限公司的100%股權。
對于“麻煩”纏身的盛運環保,新蘇環保擬溢價受讓開曉勝所持全部股權一事讓人費解。據相關媒體報道,“胡建民曾稱入主盛運環保是看好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