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湖南省政協“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推進落實情況”的一個調研監督小組,深入益陽南洞庭湖區踏察,一路上,調研監督組腳步不停,邊調研,邊協商,邊監督。隨著對采砂業的嚴格控制和管理,益陽地區的砂石價格不斷上漲,有市民為此擔憂。對此,調研組認為,漲價屬于正常市場現象,要正確看待。
加強監管
進一步規范采砂行業
5月8日,調研組來到沅江白沙大橋附近,看到江水清澈,岸邊綠草如茵。
在砂石場整治之前,這里的江水渾濁不堪,龐大的挖砂船轟鳴,岸邊砂石堆林立,晴天拉砂車輛一過,塵土飛揚。
益陽市水務局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近些年,因砂石暴利,河道亂采亂挖、亂堆亂放及砂石盜采情況十分嚴重。而沅江赤磊洪道、嵩朱河等地方,接近一線防洪大堤,盜采砂石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威脅河道行洪安全、堤身安全。
2016年,為整治采砂環境,沅江市組建了水務、公安、海事3支執法大隊,強化日常值守巡查,加強業務培訓,增設值守點。除了極端天氣外,確保24小時監管和不定時突擊巡查。
“剛開始,有人給我打電話、遞紙條,壓力很大。”沅江市委書記陶德保說,直到去年下半年,隨著采砂整治大環境的形成,這些問題才得以解決。
2017年,益陽累計出動萬余人次、查處非法盜采挖(吸)砂船162搜(次)、沒收砂石約2.8萬噸。隨著對采砂業的嚴格控制和管理,益陽地區的砂石價格不斷上漲,有市民為此擔憂。對此,調研組認為,漲價屬于正常市場現象,要正確看待。
沅江市水務局一名工作人員反映,有人將海砂運到城陵磯港口,然后和河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高價向市場出售,這勢必會帶來建筑隱患。
為此,調研組成員、長沙市發改委環境資源處處長彭婷婷建議,建立采、運、銷監管機制,實行砂石銷售票證管理,注明產地、重量、銷售目的地,倒查砂石來源,堅決懲處非法銷售、運輸、盜采于一體的犯罪行為。
當得知沅江市還有多處砂場后,湖南省政協委員、省水利廳副廳長鐘再群認為,今后采砂行業要更加嚴格規范,對砂場制定相應的建設標準。沅江是否需要這么多砂場,如何合理布點,都要進行合理思考。
科學研究
做好大通湖生態修復
眼前的大通湖,水質清澈,不時有鳥兒飛過。但實際上,大通湖湖水依舊含磷超標。
大通湖區委辦公室主任張輝介紹,大通湖之前集和了養殖、調蓄、通航等功能,2008年大通湖漁場被轉讓出去后,這里變成了一個精養漁場,高密度地投肥養殖,導致湖水水質迅速下降。
2012年,大通湖保護被列入省政府十大環保工程之一。2013年,又被列入國家水質良好湖泊保護項目。
“當時對這個良好湖泊的保護項目認識不夠,相關整治工作也不到位。”張輝說,加大力度后,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暗地里依舊投肥投餌。為加大推進大通湖退養、生態修復工作,大通湖漁場加快解除養殖經營權轉合同。這項工作在今年1月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