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8年,砂石業環保整治風暴持續席卷全國,不合法開礦、采砂均成為關停對象。在此背景下,2018年砂石價格呈現全國性大范圍上漲!
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行業,2018年底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卻連漲數十周,創五年多來新高。
將賣砂石水泥的海螺水泥與房地產業知名企業萬科相比,主業為水泥、砂石的海螺水泥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778億元,凈利潤約207億元,凈利潤率約26.6%;立足房地產的萬科2018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約1760億元,凈利潤約139億元,凈利潤率約7.9%。
2018年前三季度,雖然海螺水泥的體量要比萬科少近千億,但其凈利潤率卻是萬科的3倍多,凈利潤額比萬科要多出近70億元。

在利潤率的比拼上,近期大部分砂石、水泥企業的利潤率更是完爆包括恒大、萬科在內的眾多房地產企業:
中國恒大2018年中期業績顯示,恒大2018年上半年營業額3003.5億元,凈利潤530億元,實現毛利率36.2%,凈利率17.7%。
而根據海螺水泥公布2018年半年報,海螺水泥2018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為447.99 億元,凈利潤129.42 億元,產品綜合毛利率為44.83%,42.5級水泥毛利率為45.36%,骨料及石子的毛利率最高,達到71.15%!

然而,砂石、水泥高價位、高利潤率的市場基礎并不牢固,我們在感嘆2018年砂石、水泥等價格高漲的同時也必須警醒:
水泥行業在2018年的高歌猛進建立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危險基礎上,在各地多次被迫停窯、聯合停窯造成的水泥供應緊張背后,去產能重任凸顯;
砂石價格暴漲則由于中央環保督察力度加大,部分地區停產整頓,甚至采區長時間不允許生產的“一刀切”做法,導致市場砂石料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而在供不應求狀態中,各地大型砂石生產線建設如火如荼,隨著大量產能的投放,未來砂石價格或回歸理性,甚至有產能過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