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然河砂的禁采,機制砂逐漸取代市場,成為建筑材料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隨著國家對保護環境綠色發展的提倡,原始生態的采石行業也正在向現代化企業轉型。
厚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多年來一直從事建材行業,在習主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后,他意識到行業要追求長遠的發展,就要向后期的深加工項目轉型。
王健向記者表示,經過多年不斷開采,天然砂資源正在迅速減少。為了保持自然景觀,保護江堤河壩,保護生態平衡,規定嚴禁開采。受限于這些原因,天然砂的成本越來越高,同時其利潤越來越低,市場也越來越小。近年來,建筑市場的需求巨大,促進了砂石市場的快速發展,機制砂已逐漸取代市場,成為建筑材料的主要來源之一。目前已有不少的混凝土、砂漿企業開始在生產中用機制砂代替天然砂,并且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據介紹,厚陽建材的產品主要就是機制砂和建筑砂漿,整個生產過程中使用公司所屬礦山石灰石,利用石灰石制砂減少了河床亂采盜采現象,同時顯著改善了砂石骨料質量,而且在細度模數、級配、壓碎等指標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機制砂標準,脫水后的干土用于公司所屬礦山的恢復土地利用,現已綠化,種植了多種果樹,公司所屬葫蘆島市連山區石運建材有限公司已新建了封閉式廠房,碎石生產線在封閉的條件下生產,全部達到了國家環保要求。
據王健告訴記者,為了實現環保達標,公司在環保方面投入了大概500萬到600萬元。

建筑砂漿也是在全封閉的條件下進行生產,用專用運輸車輛運至現場,存放在專用的砂漿儲存罐中,隨時供施工單位使用。整個過程不僅降低了原材料消耗、減少了浪費,而且在施工現場沒有了攪拌機的噪音,對環境沒有污染。
對于機制砂行業,今年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向社會和行業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
王健認為,我國正處于發展加速期,對建設用砂石需求量巨大,如何做到既保證國家建設需求,又能高效利用礦產資源,同時能貫徹實踐綠色發展新理念,是機制砂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行業未來發展角度,結合厚陽自身多年實踐,王健建議,首先要加大政策引導扶持的力度。他表示,機制砂在東北地區屬新興產業,隨著東北老工業基礎的振興,對建筑用砂石骨料潛在需求量巨大。為鼓勵機制砂行業健康發展,應先選擇一批有實力、信譽好、社會責任心強企業,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力度,培育成智能化、綠色化、質量高、管理好的示范企業,引領機制砂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要加強規劃布局、淘汰落后產能。目前機制砂原料主要來源——建筑石料用灰巖采石場過多,亂采亂挖現象嚴重,對自然地形地貌及地表植被破壞嚴重。應根據地區需求加強供給側改革,從源頭即開采進行規劃布局,劃定集中開采區,加強資源整合,推進資源利用的規模化、集約化。對集中開采區之外的落后產能進行政策性關閉,減少對自然山體的破壞,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王健還建議要優化結構布局。鼓勵開采、加工、物流一體化建設。以資源、資本、技術、為紐帶,加強與礦山、裝備及混凝土等企業聯合,推進兼并重組,提升生產集中度。
并且要加強資源有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王健表示,當前大多部采石場均為正地形開采,地下仍賦存著豐富的資源,而且深部資源普遍較地表質量好,故此應鼓勵向深部開采,以減少對地表大面積的破壞。加強對機制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細粉和沉淀泥漿的綜合回收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合理利用深部形成的采空區,開采終了后形成的采空區容積巨大,可以用來填放城市建筑垃圾,以解決城市廢棄物排放,起到環境保護的作用。“采空區回填后,利用機制砂漿產生的細粉和沉淀泥漿對回填后的采空區進行再覆蓋,達到造地或綠化標準,走綠色礦山、美化環境之路。”
據王健介紹,“上述產業結構厚陽建材已經實現并行程規模,目前深部開采、回填、造地措施正在積極推進中。他認為,這是應積極推廣的一種循環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