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表明,工業節能診斷是對企業工藝技術裝備、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體系開展的全面診斷,有利于幫助企業發現用能問題,查找節能潛力,提升能效和節能管理水平。“十三五”以來,通過健全節能政策法規、完善標準體系、強化節能監管、推動節能技術改造,企業能效水平持續提升,部分行業先進企業能效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受節能意識薄弱、技術力量不足、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影響,不同地區、行業間的企業能效水平差距依然較大,企業進一步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需求十分迫切。為滿足企業節能需求,支持企業深挖節能潛力,持續提升工業能效水平,推動工業綠色發展,按照《“十三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制定本行動計劃。
近期,每年對3000家以上重點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培育壯大一批節能診斷服務市場化組織,制定一批重點行業節能診斷標準,努力構建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診斷服務體系。
其中,該行動將引導重點高耗能行業開展專項診斷。主要面向技術、工藝、裝備較先進、能源管理體系相對完善的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以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0噸標準煤以上(分別折合年原煤消費量約15000噸以上,年原油消費量約7000噸以上,年天然氣消費量約800萬立方米以上,年綜合電耗約8000萬千瓦時以上)的企業為重點,鼓勵自主開展專項節能診斷。對以煤炭消費為主的工藝裝備,重點對燃煤鍋爐及爐窯能效進行診斷,分析節能技術改造潛力。建材行業重點診斷水泥回轉窯燒成系統,分析熱效率提升技術應用潛力。
通知強調,開展診斷工作必須遵循企業自愿參與原則,不得增加企業額外負擔。選擇信譽佳、專業強的市場化組織,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種市場化節能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規范的節能診斷服務。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杜絕強制服務、強制收費。對違規增加企業負擔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