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巴嫩機電產品市場概況
黎巴嫩是一個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其國內機電產品市場幾乎完全被進口產品占據。
2004-2008年統計顯示,黎進口機電產品(本文所指“機電產品”為歸納在海關稅目84-92章的產品)主要集中于海關稅目87、84和85章的產品,其中車輛及零配件(海關稅目87章)的進口額最大,其次為機器、機械器具及零配件(海關稅目84章),和電氣設備、聲音圖像的錄放設備及零配件(海關稅目85章)。
以2008年1-7月為例,今年上半年黎進口機電產品18.5億美元,同比增長32%,主要進口國為德國、日本、中國、美國等。
其中,車輛及零配件的進口額占黎機電產品進口總額的44%,達6.6億美元,從進口額看,主要進口國為德國(29%)、日本(28%)和美國(18%),從進口產品結構看,79%為載人機動車輛;
機器、機械器具及零配件產品的進口額為5.4億美元,從進口額看,主要進口國是中國(23%)、德國(13%)、意大利(12%)、美國(11%)和英國(7%);
電氣設備、聲音圖像的錄放設備及零配件的進口額為3.8億美元,從進口額看,主要進口國是中國(24%)和英國(13%)。
二、中黎機電產品貿易情況
中國歷來是黎巴嫩重要的機電產品進口國,機電產品也是我對黎出口的主要產品。中國對黎機電產品的出口額由2004年2.7億美元逐年穩步增長至2007年3.5億美元。2008年1-7月,中國出口至黎的機電產品達2.6億美元,占中國對黎出口總額的31%,全年對黎機電產品出口額有望超過2007年。
2008年1-7月,黎從中國進口的機電產品幾乎覆蓋黎海關8401-9209的所有稅目(僅稅目9101的產品從中國大陸的進口額為零)。
黎與中國香港的機電產品進口額逐年下降,由2004年的200萬美元下降至2007年96萬美元。黎與中國臺灣的機電產品進口額也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4年的4000萬美元下降至2007年2700萬美元。
三、中黎機電產品合作現狀
中黎較具標志性的機電產品合作有黎巴嫩貝魯特港上海振華港機項目和黎巴嫩海關清華同方威視集裝箱檢查系統。
2002年7月,上海振華港機在黎巴嫩貝魯特港集裝箱碼頭港機采購項目開標會上獲得第一標,擊敗韓國和意大利等國制造商,獲取貝魯特港價值2700萬美元的三臺橋吊和六臺輪胎吊的供貨合同。這是中黎兩國建交30年來,中國公司首次在黎重大工程和成套設備進口國際招標中獲標。目前上述設備已完成全部安裝調試,運行情況良好。黎巴嫩自1990年內戰結束以來,一直希望發揮貝魯特港的地緣優勢,恢復其貨物集散地的地位。上海振華港機在該港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源自:中國貿易促進網)
2007年,黎巴嫩海關使用我對黎無息貸款,購買清華同方威視組合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和車載式集裝箱檢查系統各一套,項目總額4600萬人民幣,在雙方1996年簽署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項下支付。我集裝箱檢測設備提高了黎海關通關速度,提升了貨物檢測能力,在打擊走私及國際犯罪方面亦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東軟醫療有限公司于2007年開始與黎巴嫩公司合作,為黎部分醫院更新了CT、MRI等大型醫療設備。維柴動力、三一重工等企業也陸續來黎開拓市場。
(源自:中國貿易促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