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眾議院于10月4日通過了華爾街金融危機中涉及7000多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但也難以抹平中國制造業因金融危機而受到的創傷。
9月中旬,中國經濟時報在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地采訪時,無論企業家還是學者官員表示,華爾街金融風暴,對于中國而言,當前國內企業面臨較為困難,在美元繼續貶值的情況下,石油、黃金作為“硬通貨”仍將水漲船高,而人民幣的匯率會逐步提升的“內外交困”情況下,國內制造業的轉型的壓力最大,前些年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期”一去不返。
在多重深層次因素影響下,浙江省下半年經濟下行走勢扭轉難度較大,往日高速領跑的浙江省經濟,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的“陣痛”。
浙江德華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是國內板材加工的行業龍頭。由于世界經濟波動及國內宏觀環境的影響,公司已將今年增長預期由原來的30%調低為18%。公司副總經理蔡榮根說,“現在企業如履薄冰,由于次債風波影響,今年來自美國的訂單大幅下降。”
外貿訂單同期銳減直接導致了國內相關行業陷入困境,尤其紡織業。據悉從去年底至今?國內紡織業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生產銷售陷入艱難境況。漢帛(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志偉在接受浙江省政府調研小組時表示“公司上半年利潤潛虧達1900多萬元,同比下降221%今年目標取達到保本或者少虧。”
漢帛公司1992年由港商獨立投資在浙江創立的三資企業,多年來,銷售業績位居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的行列,有著“浙江省三資企業中最大的工業企業”的美稱,企業職工達到8000人,控制著一家上市公司中國服裝25%的股份。
隨著浙江大型民企飛躍集團和金烏集團先后被曝出資金鏈斷裂后,民營企業的生存問題被社會各界日益關注。對此,很多專家和企業主認為,去年下半年至今國內宏觀政策偏緊和華爾街金融危機有著不可忽視的原因。
這輪華爾街金融危機源于美國的次貸危機。據悉,去年2007年8、9月不少與次貸相關的金融機構破產,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聯手救市并降息。美國抵押貸款風險浮出水面,隨后危機沖擊波逐步蔓延至今。
“美國金融危機實質上是資金流動性過剩,有鑒于此,國內宏觀政策去年下半年逐步偏緊,嚴控資金流動過剩,銀根緊縮。”銀河證券分析師張新法表示。
目前,對中小企業來講,融資難題成為社會各界繼國內宏觀調控和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衍生”話題。對此,江蘇盛虹集團辦公室副主任石燕紅表示,“目前,企業的貸款成本、融資成本提高了,現在即使融資成功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比較高的。”
(源自:中國家電網)
除了銀根緊縮,企業融資困難外,人民幣升值也是直接影響著國內制造業和外貿出口行業。義烏市大陳鎮一家成衣企業姓李的負責人說,“去年下半年起,人民幣升值一直是我們制衣外貿企業最為關心的,國內各項成本還能有條件的‘消化’,最要命的是人民幣升值太快了,輕易接單就意味著虧本,當前要么接單受死要么停產等死,做實業越來越難了。”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7元多跌到6.8元,跌幅有點大,幸虧本地很多企業和外商都是長期客戶,有些外貿定單按照原價交貨,過去半年很多公司的利潤是逐月減少一個點,現在稍微穩定些。”慈溪市一家水家電企業董事長何水兵對本報記者介紹說,“現在人民幣不升值了,美元在升值。美元給人民幣的壓力小一些了,出口會好一點。”
(源自:中國家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