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低壓電器行業獲得持續快速發展,進出口貿易活躍,數量大幅增長。去年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額已達180多億美元,其中出口額達到8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出口額達到47.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并將以近30%的速度增長。
專家預計,不久的將來,低壓電器不但會成為生產大國,而且會成為出口大國,但高端產品的研發仍將是今后行業的主攻方向。
市場潛力巨大
低壓電器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其產品用途廣泛,市場潛力巨大。
行業統計資料顯示,國產低壓電器產品約1000個系列,產值達200億元,具有規模以上的生產企業超過2000家。目前,低壓電器產品處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技術水平,第四代產品仍在開發研制之中。
隨著國內電力建設水平的提高,以及低壓電器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智能化、可通信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低壓電器將成為高檔產品。第一代產品將于2010年退出市場,第二代產品將成為低檔產品,第三代產品和部分第二代產品將列為中檔產品。
目前,國產中、低檔低壓電器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但國產高檔低壓電器除個別產品可與國外同類產品平分秋色外,大部分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國內市場對高檔低壓電器的需求主要依靠進口。預計“十一五”期間,高檔低壓電器產品的進口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根據相關規劃,“十一五”期末,國內發電裝機容量將接近8億千瓦。到2020年,國內發電機裝機容量將達到11.86億千瓦,從而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低壓電器行業的市場容量與電力事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國內電網建設的飛速發展,必將為低壓電器行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空間。按照“十一五”期間新增發電設備需要的相應配電設備,以及現有電力設備更換與維修的需要,預計萬能式斷路器、塑料外殼式斷路器、小型斷路器、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漏電斷路器等產品的需求量將達到22557萬臺。隨著低壓電器產品檔次的不斷提高,預計2010年全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400億~500億元。
技術有待提高
低壓電器行業面對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斷增大,以及相關企業配套能力不斷提高的形勢,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但是,由于很多外國企業都在加大投入力度,紛紛進入低壓電器領域,致使國際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從而威脅著國內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國產低壓電器產品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低壓電器行業的整體技術及生產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現為:
(源自:中國工業報) 企業規模偏小,且數量過多。行業統計數據表明,低壓電器生產企業由建國初期的數百家,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家。由于企業的數量眾多,導致經濟資源過于分散,企業缺乏效率。在低壓電器生產企業中年銷售收入和總資產均在5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不到10家。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大部分企業缺乏規模經濟和競爭力。
區域產品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嚴重。據統計,低壓電器行業生產趨同化現象嚴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造成能源、原材料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低下,低價競爭現象嚴重。
裝備相對落后,缺少自主品牌。從全行業來看,技術裝備先進、生產規模大、產品質量好的企業為數不多,缺少大批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自主名牌產品。同時,產品在設計、耐用、環保,以及美觀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呈現四大趨勢
國內電力建設的快速發展,對低壓電器的需求大幅增加,為全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近十年來,行業發展迅速,隨著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智能化、可通信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低壓電器將填補國產高檔低壓電器產品的空白。
目前,國際上部分先進低壓電器生產企業在發展高檔產品的同時,一直在覬覦國內中、低檔低壓電器市場,并正在積極開發經濟型的低壓電器產品,通過各種渠道搶灘國內中、低檔市場。
未來幾年,隨著全行業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尤其是電子、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將對低壓電器元件帶來深遠的影響,在原有產品繼續完善性能、功能、提高質量的同時,將推出一批新型產品。
未來低壓電器產品的發展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低壓電器產品智能化。在現代化電站和工礦企業中,已廣泛采用電子計算機監控系統,對與之相配套的低壓斷路器提出了高性能、智能化的要求,并要求產品具有保護、監測、試驗、自診斷、顯示等功能。
產品電子化。在現代化企業中,采用PC控制系統代替由電氣—機械元件組成的系統,已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主流。該系統要求電器產品具有高可靠性、高抗干擾性,還要求觸點能可靠接通低電壓、弱電流,觸頭斷開時的電弧不能干擾電子電路的正常運行。
產品組合化、模塊化。將不同功能的模塊按不同的需求組合成模塊化組合電器,是當今低壓電器行業的發展方向。在接觸器的本體上加裝輔助觸頭組件、延時組件、自鎖組件、接口組件、機械連鎖組件及浪涌電壓組件等,可以適應不同場合的要求,從而擴大產品適用范圍,簡化生產工藝,方便用戶安裝、使用與維修。與此同時,還將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產品質量。
(源自:中國工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