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08年1~7月,中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以下簡稱機床)5.7萬臺,比2007年同期(下同)下降4%,價值43.5億美元,增長11.5%。其中7月份當月進口9531臺,價值7.9億美元,分別增長1.5%和36.9%。其進口主要呈以下特點:
一、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進口下降明顯,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與2007年同期基本持平。2008年1~7月,中國以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方式進口機床2.4萬臺,下降13.3%,占同期中國機床進口總量的42.1%;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機床1.7萬臺,下降0.1%,占29.8%。
二、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為主,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進口下降明顯。2008年1~7月,中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機床4.1萬臺,增長0.2%,占同期中國機床進口總量的71.9%;國有企業進口機床7917臺,下降14.7%,占14%;私營企業進口機床7492臺,下降10.7%,占13.3%。
三、自中國臺灣和日本進口下降,自歐盟進口微增。2008年1~7月,大陸自臺灣進口機床1.9萬臺,下降21.4%,占同期機床進口總量的33.3%;同期,中國自日本進口機床1.5萬臺,下降7%,占26.3%;自歐盟進口機床6713臺,增長2.1%。
四、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進口一降一升。2008年1~7月,數控機床進口1萬臺,下降17.6%,進口均價16.4萬美元/臺,上漲25.3%;加工中心進口8892臺,增長15.3%,進口均價13.3萬美元/臺,上漲8.7%。
隨著近年來國內機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大提高,國產機床的質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對進口形成了有效的替代。但是,當前中國不僅在數控機床及加工中心等高端大型機床上的需求需要依賴進口,而且國內機床行業的數控系統和機床關鍵零部件也有不少仍然依靠進口。
業內人士建議:一是充分利用國家專項支持鼓勵進口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政策,鼓勵和引導機床生產企業改進關鍵零部件的制造技術和工藝,提高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率,發展自主品牌高端大型機床,提高中國高端大型機床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二是引導機床制造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形成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