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廣西柳江紅花水利樞紐二線船閘工程順利完成閘首邊墩混凝土澆筑,拉開了船閘主體結構混凝土大方量澆筑的序幕,為后續大面積混凝土澆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柳江紅花二線、貴港二線和西津二線3大船閘項目科學復工。
項目建成后,總設計單向年通過能力將達到3523萬噸,滿足遠期(2050年)貨物過閘需求,將破解柳江航運礙航瓶頸,有效改善柳江航運條件,對促進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預計到明年年底,三個二線船閘通航以后,廣西境內西江航段將能夠常年通行3000噸級的船舶。

2月24日,項目正式復工。截至目前,項目復工復產的分項開工率已達到100%,工程已累計完成土石方開挖1514萬立方米,超過總工程量的86%。“主體的混凝土順利澆筑表示防疫復工這場攻堅戰初步取得了成效,我相信大家在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將會迎來下一個更大的勝利。”項目黨支部副書記黃冠說。


該項目為國家交通運輸“十二五”規劃建設的重點工程。復工以來,項目部努力克服鋼材、水泥、砂石料供應緊張等困難,采取多點同步施工,加快推進工程進度。在混凝土方量大、項目單價低的情況下,項目部放棄破除舊思想,創新生產工藝,成立由項目經理為領導的技術攻關小組,對貴港二線船閘項目的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設計。經過大量的查找數據、運算、分析和實驗,最終選擇出了一個最優良的配合比,使大體積混凝土強度、工作性、耐久性及抗裂性能等都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采用新配合比后,澆筑的實體構建外觀質量更好,并得到業主、監理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為項目節約了混凝土成本。
2021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粵桂聯動加快珠海-西江經濟帶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為了確保西江航運干性通航能力得到提升,助推珠江-西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交四航局實施24小時不間斷施工作業,努力提高效率,確保全年目標順利完成。預計到明年年底,三個二線船閘通航以后,廣西境內西江航段將能夠常年通行3000噸級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