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興平市渭河平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開工實施,標志著咸陽市渭河平原重點城市周邊2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進入了施工階段。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有序推進渭河平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市自然資源局按照省廳《陜西省渭河平原重點城市周邊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要求,經過7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完成了興平市渭河平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前期調查、項目設計、專家評審、方案編制、項目招投標及公示等工作。
該項目位于渭河以北,緊鄰河堤路,面積31.3004公頃,項目總投資679.97萬元。目前,中央、省市縣各級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預計年底前可峻工完成。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優先用于農業生產的原則,采取拆除清理礦區地面附著物、灌溉復墾耕地、修建項目區道路和生態復綠、生態護坡、防護林栽植等方式進行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后可恢復耕地面積19.9081公頃,在項目區現有的種植模式下,年凈收益增加27.77萬元。
下一步,市局將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對項目資金的使用、工程進展、工程質量、制度管理及各類資料的分類保管等進行全程監督檢查,全面推動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確保把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做成優質工程、放心工程、民心工程,為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履職擔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