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州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踐行綠色發展,積極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無廢城市”建設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動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發展模式。2020年,杭州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并且到2021年底,全市所有區、縣(市)完成“無廢城市”建設。

正在建設中的一般工業固廢處理點
這其中,固廢處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臨安區,小微企業的固廢處置有了悄悄的變化。
本地處置固廢,價格也下降了
“這個固廢我們原來是交由外地的固廢處置單位處置,每噸的處置危廢是2000元,現在由臨安本地的處置價格是1500元,每噸下降500元左右。當然,這個還沒有包括其中的運輸成本。”杭州潤鵬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偉告訴記者。
位于杭州臨安錦南街道的杭州潤鵬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線路板制作,應用于空調、電視機、遙控器等電子設備。生產過程中,一天樹脂邊料量就有300公斤,一個月能達到10噸左右。由于加工工藝的特殊性,線路板加工過程中需要經過蝕刻及清洗等步驟,蝕刻廢液含有銅等重金屬,屬于危險廢物,過去處理起來,既費時又費錢。
現在,不出臨安,企業就能找到危廢、一般工業固廢、職工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廚余垃圾等各類垃圾處置單位。最近的處置單位離企業只有2.2公里,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運輸、處置成本,也極大地降低了運輸過程帶來的風險隱患。
其實,如何處置固廢,一直是臨安各個小微型工業企業的心頭大患。
據悉,臨安有在產的工業企業3600余家,其中小微型企業占大多數,受地形地貌影響,這些企業分布都較散,工業固廢特別是一般工業固廢處置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之一。因為單家企業產生的固廢量少,一些處置單位不愿意上門,需要企業自己在全省各地找“出路”,處置費用加上運輸成本讓企業成本加劇,頗有怨言。
如何破解?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臨安區著眼企業難題,從基礎設施入手,不斷推進項目建設、完善服務企業舉措,根源解決固廢處理“末端”問題。通過調研、走訪,對企業固廢產生、處置情況有了基本掌握后,臨安區對小微產廢企業的處置進行布點,破解因量少而找不到收納點處理的難題。
除了兩座小微企業危廢和一般工業固廢處置點,目前臨安已建成工業固廢收處單位13家,其中危廢工業固廢處置企業10家,主要是處置線路板蝕刻液、節能燈廢燈管、廢油漆桶;一般工業固廢處置企業3家,主要處置一般工業固廢中的污泥;此外還配套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處置點,完成了固體廢物從產生到處理全過程、全方位的產業鏈能力建設,形成固廢處置“全鏈條”。
此外,針對轄區內無紡布、裝飾紙、城市污水廠產生的污泥等固廢,臨安正在建設一座日處理500噸的一般工業固廢處理點,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屆時,臨安將通過對一般工業固廢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置,真正實現“一般固廢不出區,危險廢物不出市”的固體廢物全閉環格局。這一探索也很有普遍意義,能為全市各區、縣(市)小微型工業企業固廢收集和處置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