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新陳代謝”的速度持續增高,拆舊建新工程與日俱增,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當前,垃圾治理已成為城市文明的重要主題,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建筑垃圾作為城市更新中的必然產物,是城市垃圾中體量最大的部分,已占比70%。建筑垃圾隨意處置占用土地、污染環境,直接或間接影響空氣質量,且易造成土壤、水資源的污染和安全隱患,建筑垃圾的治理已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需。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市儀征馬集鎮大力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再利用,讓人人厭惡的垃圾“變廢為寶”,建筑垃圾反哺城市建設。
久居城市的人可能都遇到過這種難題,家里裝修后,淘汰的破舊家具,拆除的磚墻、管網等建筑垃圾不知道往哪兒扔?為了圖方便,往往出點錢隨便找個三輪車拖走了事。其實這些你以為“消失了”的垃圾離你并不遠,它們經過回收再加工,“變廢為寶”生產成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反哺”到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去。

位于馬集鎮泗大線馬集鎮區段西側、銅蔡路南側的揚州歐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回收建筑廢棄物為主,實現資源再生的企業,這家公司每天做的就是“吞”下垃圾,“吐”出建材。
每天,混雜著鋼筋水泥的建筑垃圾被源源不斷地運到這里,經過篩選、處理、成品制作等層層工序后,制成粗骨料、細骨料、碎石、再生磚等一系列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廣泛用于工程建設,產品供不應求
資源再生利用變廢為寶
據悉,過去處置建筑垃圾,大多采取的是填埋和露天堆放的傳統處理方式,簡單原始且不環保。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儀征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為20多萬噸,傳統處理方式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還會對土壤、地下水、河流、空氣產生二次污染,甚至土地被再次利用建造高層建筑時,還需要將深埋垃圾清出,否則將會影響到建筑的根基。
馬集鎮建設和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像填埋的話,垃圾的建筑垃圾量一年占用二十畝地,不僅非常浪費土地資源,而且以后,它會影響地下水資源。
馬集鎮大力發展再生資源利用產業,不但是為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建筑垃圾”提供了新的去處,更是在于其低廉的成本。其中最廣泛生產的產品“再生磚”,相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紅磚來說,做到了成本更低的同時,其強度也達到了國家相關規范的要求和標準,質量上乘。

揚州歐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紋紋:“現在我們有四條生產線,可以達到96%以上的生產能力。這些裝修垃圾過來處置到變成成品,我們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變成成品。”
做好服務助推產業做強
自去年8月1日該企業正式運營以來,已有四萬多噸建筑垃圾在此經歷了“轉世投胎”。馬集鎮從企業落戶就傾力服務,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企業運營后,馬集鎮與城管部門對接,為解決原料來源。儀征從源頭對城區的建筑垃圾進行分類監管,采用公式化運輸,專車定時運送可回收垃圾來進行資源化利用。在“閉合式”的全鏈管理運作下,基本避免了建筑垃圾偷運、亂倒,也充分保證了揚州歐能穩定生產。

眼下,儀征還在積極擴大建筑垃圾收運范圍。目前收運范圍僅覆蓋城區,市城管局計劃在今年三四月份,把鄉鎮的裝修垃圾、樓房拆遷等建筑垃圾也納入收運范圍。馬集鎮將充分抓住機遇,推進企業擴大產能,做強企業,將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產業不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