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江西九江市的廬山大道上,3臺“大白”機器“悄無聲息”緩緩駛過,混凝土路面隨之破碎,不見漫天揚塵,道路半封閉施工。
“大白”為在鄂央企中鐵科工集團研制的第二代共振破碎機。環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質量。目前,該設備先后應用于13個省份150余個道路項目,累計施工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相當于660公里),共節省水泥80萬噸。

“施工環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質量。”施工方江西贛北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吳宜水介紹,廬山大道是通往廬山風景區的形象道路,施工要求高。該破碎機效率高,日均可完成3000平方米水泥路面的破碎。破碎后的混凝土可就地回填,不僅消除廢碴對環境的危害,還節省了廢碴和回填料的運輸成本。此外,路面簡單處理后可直接加鋪瀝青,無需做水穩層,每平方米可節約80公斤的水泥,道路使用壽命也更長。
中鐵科工機械院副總工程師王進懷介紹,二代共振破碎機采用全球獨一無二的3X直線振動技術,工作頻率范圍40-70Hz,滿足不同路面共振破碎要求,對混凝土路面的全斷面、全方位、無死角共振破碎施工,保證路面結構的統一性。設備還自帶灑水降塵功能,可有效抑制揚塵。
“傳統‘啄木鳥’依靠鉆頭‘蠻力’破碎路面,對道路結構破壞嚴重。而共振破碎機可與水泥路面‘同頻共振’,精細施工,不損傷道路結構。”王進懷介紹,破碎機根據混凝土板的頻率,給破碎頭設置相近頻率,在共振原理作用下,破碎成有規則、塊狀小的碎塊,可用作回填料使用。同時,混凝土板內產生了斜向裂紋,形成特殊的柔性基層,瀝青鋪在上面就像鋪在彈簧上一樣,可減少車輛對瀝青路面的沖擊力,提高道路使用壽命。“而傳統施工不僅破壞了道路結構,碎塊不僅無法直接利用,還需重新做水穩層。”
據介紹,2010年,中鐵科工集團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制出第一代共振破碎機,先后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節能減排計劃和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支持,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湖北省專利金獎等榮譽。2018年,第二代共振破碎機完成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