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說,“碧海2021”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工作開展以來,截止8月底,累計檢查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2281個、傾倒區和傾倒項目300個、海洋自然保護地563個、海島892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設施137個、陸源入海排污口1782個、砂場碼頭等部位720個,執法范圍明顯擴大,執法檢查數量大幅度上升。

據了解,今年4月20日,中國海警局聯合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林草局等有關部門部署開展了“碧海2021”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主要是通過加強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海島、海砂開采運輸、海洋廢棄物傾倒、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陸源入海污染物排放等八個方面的監督檢查,全面強化重要區域常態監管,嚴厲打擊重點領域違法犯罪活動,嚴密防范關鍵環境生態環境風險。
中國海警局聚焦源頭治理,嚴密常態監管。綜合運用陸岸巡查、海上巡航和遙感監測等手段,全面強化重點項目定期巡查、熱點區域常態巡查和關鍵環節動態巡查,不斷提高海上見警率。聯合生態環境部門定期組織海洋(海岸)工程檢查,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管。會同地方林草部門不定期開展海洋自然保護地突擊檢查和隨機抽查,強化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動態監管。生態環境部門持續開展陸源入海污染源排查整治,推進入海排污口規范化管理。
劉德軍說,中國海警局聚焦突出問題,嚴打違法犯罪。始終緊盯倒盜采海砂、非法傾廢、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突出違法違規行為,堅持依法從嚴查處,切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定期組織形勢分析研判,明確打擊整治重點,建立海砂富集區等重點海域常態巡邏機制,對采運海砂重點區域、航線實施不間斷,全方位巡邏管控,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偵辦涉砂案件438起,查扣涉案船舶249艘,海砂約72萬噸。
積極推進互聯網+傾廢活動監管模式,充分運用傾廢監管系統,精準查獲違規船舶,有效彌補了艦艇巡航盲區,累計查處傾廢案件57起,查實傾倒廢棄物近50萬方。嚴打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偵破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和保護區內非法捕撈水產品案11起,截止目前,查處盜采海砂,海洋工程未經環評擅自施工,破壞海島等案件573起,行政罰款2380萬元。
中國海警局利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平臺,加強專項行動宣傳,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中國海警局通過官方微信,及時發布行動信息,曝光典型案例,加強警示教育。河北、福建、海警聯合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和林草部門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啟動儀式,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力。結合《海警法》宣貫,深入漁港、碼頭、企事業單位等部位,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冊,制作展板等方式積極營造濃厚的行動氛圍。上海、廣西等地海警機構采取定期發送法治宣傳短信,集中普法教育等措施,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廣泛發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線索。
劉德軍表示,下一步中國海警局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深入研判分析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形勢,保持執法力度,強化專項整治,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專項行動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