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周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10月27日在北京展覽館閉幕。本次展覽共設展項1740項,重點展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取得的一批重大標志性科技成果。
中國五礦深海采礦核心作業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多元危廢協同利用集成示范項目等重大科技成果亮相本次展覽。
鯤龍500采礦車
深海采礦的核心作業裝備
鯤龍500采礦車是深海采礦的核心作業裝備,由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牽頭研制,2018年,在我國南海圓滿完成500米水深海底采礦試驗。海試中采礦車共下水11次,最大作業水深514米,攻克了海底稀軟底質上行駛、海底礦物水力自適應采集、海底綜合導航定位及智能控制、深海重載裝備海上施工等多項關鍵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是我國首次完成集礦系統海試,填補了國內空白,標志著我國深海采礦技術與裝備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硬質合金精密刀具
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
中國五礦所屬中鎢高新株鉆公司是“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功能部件的重要完成單位。作為本次參展的唯一一家硬質合金刀具企業,本次展出了廣泛運用于航空領域及汽車領域的125款國際先進的精密刀具和新產品。自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中國五礦科技專項計劃項目實施以來,該公司開發了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刀具,并在航空航天、汽車等重點應用領域逐漸推廣,改變了在高端領域中進口刀具一統天下的局面。
多元危廢協同利用集成示范項目
全過程污染控制
湖南有色株冶公司、水口山公司、五礦銅業,以及中國恩菲聚焦銅、鋁、鋅、金、釩等行業的重金屬危廢,自中國五礦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砷鹽凈化鈷鎳渣資源綜合回收技術”“礦冶與城市固廢協同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啟動以來,開發了多項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攻克了難處置多金屬危廢毒害組分高效解毒與清潔利用技術難題,建立了百萬噸銅鉛鋅綜合冶煉基地多元危廢協同利用集成示范項目,實現了全過程污染控制,支撐修訂編制了系列標準規范,服務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深入實施等國家重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