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經濟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應急管理廳聯合印發方案,啟動全省綠色礦山數智賦能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大型、中型、小型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不低于95%、85%、50%,智能化綠色礦山累計建成不低于60家,打造一批現代化礦山企業標桿。
該方案明確了5項重點任務:
全面深化綠色礦山建設。新建、改擴建礦山和現有生產礦山、復產礦山剩余儲量可開采年限在1年以上的,按照要求全面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原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綠色礦山,對照新的省級綠色礦山評價指標,全面提升建設質量;暫時未納入應建范圍的礦山,參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加強礦容礦貌、治理復綠、“三廢”排放等方面的管理。
全面加強綠色礦山動態管理。嚴把綠色礦山第三方評估及入庫工作,建立綠色礦山儲備庫制度,將暫未達到省級綠色礦山入庫標準的應建礦山納入儲備庫,分年度制定建設計劃;優化完善“綠礦智用”應用場景,實現多級多部門線上聯審與動態管理。
全面推進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在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基礎上,引導實際可開采年限5年以上的大型礦山開展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其他礦山探索開展基礎數字化礦山建設;逐步將礦山感知設備接入“綠礦智用”場景,推進遠程監控、線上監管。
強化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總結推廣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先進經驗和技術方法,鼓勵礦山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積極研發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持續提升礦山“三率”水平,支持智能化綠色礦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健全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源頭管理機制,將綠色礦山、智能化綠色礦山、基礎數字化礦山建設要求納入采礦權出讓合同,強化合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