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鋼選礦廠原料區域一、二次篩分除塵改造項目投入運行后,崗位粉塵濃度達到了國家標準。
選礦廠原料區域一、二次篩分有12臺振動篩,礦石在篩分輸送過程中經過多次轉運、分級及高落差沖擊后產生大量粉塵。盡管該廠采取了密閉和噴霧降塵措施,但生產區域內仍粉塵大,空氣污染較重。隨著選礦擴能改造后產能的增大、設備作業率的提高以及增加的入選礦石品種的多樣性,粉塵治理問題更加突出。2007年下半年,為徹底解決原料區域粉塵污染問題,該廠根據原料區域一、二次篩分的生產工藝特點和現場實際,將主要產塵設備及產塵點劃分成相對獨立的除塵系統,即一次振動篩除塵系統,4#、5#皮帶除塵系統,二次篩分及6#、7#皮帶除塵系統,分別配置密閉罩及吸風罩、管道及管道附件、除塵器、風機、電控裝置等。
考慮到選礦廠F2皮帶自2000年使用馬鞍山礦山研究院設計的濕式文丘里水膜除塵器后,除塵效果比較理想,技術成熟,維護檢修量小,此次仍由該礦山研究院進行原料區域篩分系統除塵可行性方案設計,并決定采用振弦柵濕式除塵器對一、二次篩分系統的40個產塵點進行崗位粉塵治理。經過近一年的設計、施工和不斷完善改進,項目投入運行后,有效減少了二次揚塵,除塵所產生的污水全部進入水循環系統,物料加工過程及除塵系統的運行均實現自動監控。從功能考核指標和隨機抽樣監測結果看,崗位粉塵濃度得以有效降低,粉塵合格率達到90%以上。4#—7#皮帶頭尾頭部、1#—12#振動篩、二次篩分及1#、2#布料皮帶崗位粉塵濃度均符合≤10mg/m3的國家衛生標準,職工的崗位作業環境和作業條件得到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