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大融合的今天,各國都在加強聯系,以促經濟發展。我國物產資源豐富,進出口貿易發達,在貴州發掘出了7000萬噸“寶藏”,專家估計價值超1萬億,各國知道以后,紛紛懇求合作。
隨著全球工業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大量采挖,使得不可再生的資源越來越少,也愈加珍貴。作為礦產資源,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這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狀況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如何。在這其中,錳元素十分稀少,在鋼鐵行業中應用廣泛,很多高精尖的產品都離不開錳的使用,在化工電子領域方面,錳產品也占著彌足輕重的地位。由于世界上的錳礦資源分布不均,使得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錳礦都需要依靠進口。
隨著科技進步,我國的地下豐富的礦產資源也逐一被發掘出來。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資源儲量充足,比較有名的是大慶油田,它的發現,為我們的石油發展提供了助力,打破了西方列強的諸多壟斷,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了很大飛躍。
科學家們在我國貴州勘察期間,還有不小的發現。在這里他們發現了大片的錳礦資源,至少有7000萬噸的儲量。可喜可賀的是,這里的錳礦純度較高,在錳礦資源全球稀少的當下,這次發現改變了我國的錳礦資源分布現狀,令國人振奮。
實際上我國對錳礦的開采古已有之,古人對錳礦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時期,也是彩陶文化的發展時期。軟錳礦呈松散的土狀分布,顏色漆黑,古人發現了這種礦產以后,因為抓起來的時候非常容易染在手上,這種容易染色的染料,很適合用于陶器的著色,所以那個時候人們就開始用錳礦制作染料。在1890年,前輩們發現了湖北的陽新錳礦,但因為那個時候發現的礦產質量不好,純度很低,所以開發出來以后,過了不久就停止采挖。后來在湖北,廣西,江蘇,福建等等多個省份也都開采出了錳礦石。
按照市場價來說,這7000萬噸“寶藏”,價值超一萬億,只要把它們賣出去,就能夠有不菲的收入,它可以為我國經濟轉型,提供有力的資金基礎。但是,我們也考慮到長遠發展,資源一旦消耗就不可再生,尤其是對于珍稀的礦產資源來說,一旦被賣出,就無法再收回。當我國某一天需要使用到珍貴的礦產時,又哪里去找如此數量之多的資源呢?萬不得已,還需要從外國進口回來,而那個時候,主動權就不在我們自己手中,所以,面對各國懇求合作,開出的誘人天價,我國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沒有讓這些礦產資源輕易出口,這也是防止將來我國的錳礦資源短缺出現資源危機。
資源彌足珍貴,不能因為眼前的一時利益,而放棄長遠考量。只有合理利用,才能發揮出這些錳礦的更大價值,也才能讓國家更加強大,穩固我國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