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礦山整頓等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砂石骨料行業經歷“洗牌”,水泥企業以產業延伸的天然優勢迅速布局骨料業務。
10月底,池州中建材新材料舉行貴池區礦產品運輸廊道建設項目總承包合同簽約儀式。據悉,該項目是中國建材集團首個投資超百億的池州年產4000萬噸大型骨料項目的關鍵工程,致力于打造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最具競爭力的骨料示范工程、基礎建材板塊與工程技術服務板塊協同發展的標桿。
天山股份也將砂石骨料資源獲取作為2022年及“十四五”期間公司的資本開支主要方向之一。
天山股份11月9日表示,公司今年骨料產能將超2億噸,公司保持戰略理性和經濟理性,關注核心區域骨料資源的獲取機會。
11月9日,海螺水泥召開業績說明會。前三季度,海螺水泥骨料銷量為1000萬噸,同比增加37.5%。骨料業務投資方面,海螺水泥表示:“正大力發展骨料產業,努力打造新的收入增長極”。
目前,海螺水泥已有骨料產能8650萬噸,計劃今年年底達1億噸產能,“十四五”末達3億噸產能。目前公司充分利用自有礦山優勢,新建、擴建骨料項目;同時結合市場和運輸條件尋找合適標的,拓展骨料礦山資源。
上峰水泥也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骨料產能的擴張進度將會結合市場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總體公司規劃在明年年底達到骨料年產3000萬噸的產能。
當前我國砂石骨料行業向規模化、綠色高質量方向發展,過去低門檻、不環保等問題將在政策引導下得到改善。
近期,海螺水泥、華新水泥、華潤水泥、葛洲壩等水泥企業大力投資興建綠色建材產業園,這些產業園項目的建設大多數包含了砂石骨料、水泥熟料、裝配式建筑、干混砂漿、混凝土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初,共有20個建材產業園項目總投資近千億。
在砂石骨料行業中,除了產業鏈延伸的水泥企業,還有一個身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我們的視線——那就是水利水電建設龍頭中國電建。
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建實現營業收入2656.47億元,同比增長6.12%,其中綠色砂石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6.15 億元,利潤總額 6.25 億元,凈利潤 4.74 億元,營收占比僅0.61%,目前公司大部分砂石項目尚未投產,砂石業務營收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與攜原有礦山資源入局的水泥企業不同,很長時間里中國電建在砂石骨料行業的角色都是工業配套服務提供者,直到2016年接手長九項目后才正式進入眾人視線。
依托于主業優勢,中國電建在骨料業務上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截至2022年7月,已經先后承建20余座大型、特大型人工砂石系統,向水電、核電、機場、高鐵、超高層建筑等領域輸送了源源不斷的高品質砂石骨料。在數十年里,中國電建集團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投資砂石礦山奠定了基礎。
根據2022年半年報,中國電建旗下主要子公司共71家,其中涉足砂石礦山投資的子公司至少9家。
觀查中國電建的砂石業務布局,可見公司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布局,在“東西南北中”皆有動作。
水電八局建設的池州長九灰巖礦項目是中國電建投產的第一個綠色砂石項目,其設計開采規模達到7000萬噸/年,已于2021年12月28全部建成投產。長九項目的投產使中國電建在長三角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除了沿江市場外,沿海市場也是中國電建布局砂石產業的重要區域。
除了高調布局的長珠三角和黃河沿線,中國電建在西南西北地區也有涉足。算上重慶市銅梁區蒲呂街道新聯村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采礦權、祿豐市恐龍山鎮青龍山石料場采礦權、陜西商洛市洛南縣麻坪鎮牧羊溝建筑石料用白云巖礦采礦權等,截至2022年11月,中國電建在西南地區已擁有7宗礦權,合計資源儲量超8億噸,設計產能超3500噸/年。
現如今,中國電建在長三角、珠三角、成渝、西安等都市圈都進行了落子布局,合計獲取大小礦權至少19宗,資源儲量超75億噸,設計產能超3.6億噸,其十四五的產能規劃在礦山層面已落實近九成。
近年來,砂石行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2022年,中國電建轉型升級步伐也明顯加快了。展望未來,中國電建聚焦“水能城砂數” ,產能釋放加速,發展勢頭強勁,中電建已經對“十四五”期間綠色砂石骨料年生產做了初步規劃,將全力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動砂石業務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