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生態環境局對德利礦業年產470萬噸骨料項目進行環評公示。該項目位于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妙鎮佛子村百定屯弄巖山,不涉及礦山開采。其原材料依托德利礦業石灰石礦,原料依托車輛運輸到加工區后直接卸入破碎機的卸料坑中,不在場區內設置原料堆場。
另外,該項目共設置3條破碎系統生產線,生產工藝采用三級破碎三級篩分系統,不設轉運樓。整個生產系統除卸料口為半封閉外,其余部分均采用封閉式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破碎車間、成品車間、辦公生活區、露天成品堆場和道路硬化等。項目建成后,年加工建筑骨料470萬噸。

據悉,該項目的破碎、篩分設置主要是石灰石礦經振動給料機送入下方顎式破碎機進行一級破碎,再進入一級篩分,篩出礦石中夾雜的泥土,經一級篩分后的礦石再進入反擊式破碎機進行二級破碎,對二級破碎后的物料進行二級篩分,二級篩分后分別得到>80mm、40~80mm、20~40mm和<20mm的篩余物,其中40~80mm和20~40mm篩余物為成品骨料,分別通過皮帶傳送進入40~80mm的成品堆場堆放和20~40mm的成品堆場堆放,>80mm的篩余物經皮帶運輸至反擊式破碎機進行再次破碎,<20mm的篩余物再進入錘破機錘破,再經過三級篩分最后分別得到10~20mm、5~10mm和0~5mm成品骨料。

該項目錘破機錘破的作用有兩種:一是可以使10~20mm的骨料的外形更加美觀,二是通過錘破加工5~10mm,0~5mm成品骨料。而項目投料、破碎、篩分出料會有粉塵產生。通過對破碎、篩分設備設置成密閉結構,皮帶機擬采取密閉運輸,在破碎及篩分進料口設置噴淋裝置,并在生產線破碎機的投料口、出料口和篩分機上方分別設集塵置對粉塵進行收集,投料、破碎、篩分工序產生的粉塵經設備設置成密閉結構和噴淋裝置處理后,剩余的粉塵采用集塵罩收集,再經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最后通過排氣筒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