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中蒙礦業合作雙邊會談經驗交流上,中鐵資源新鑫公司在蒙古國建成的首個綠色環保無廢開采礦山充填系統受到蒙古當地政府和業界同行高度評價,稱贊該公司推動蒙古國礦山行業邁入綠色、安全、高效開采建設新階段,成為蒙古國“綠色+智能”礦山新樣板。
全尾砂膠結充填采礦法是國際領先的綠色開采技術,烏蘭礦是新鑫公司在蒙古國首家運用這項技術進行綠色、環保、無廢開采的礦山。
據新鑫公司執行董事宋貴明介紹,該公司投資210億蒙圖建設了礦山充填采礦系統,自2022年11月通過當地政府驗收投產運行以來,已累計完成充填30萬方,大大地減少了尾礦庫占地,有力地提升了礦山的生態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共同發展與合作共贏帶來了新機遇,新鑫公司作為中國在蒙古國全額投資最大的單體礦山項目,不能總想著從這里帶走什么,還要想著為當地留下了什么。”宋貴明說,投資建設國際領先的全尾砂膠結充填系統,初衷就是發展綠色礦業,還生態于草原。
宋貴明介紹,新鑫公司自2018年開始,與國內外多家知名設計研究機構合作,就充填采礦工作開展的程序方法等進行了咨詢與研究。蒙古國政府和普通民眾重視環境保護,在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領域制定了較多法律法規,并對礦產資源開發行業的環境保護和恢復,及對礦區附近水源和森林地等保護進行了嚴格規范。到目前為止,蒙古國尚無尾砂膠結充填采礦先例,所以當地沒有可供借鑒的礦山及相應行業標準。
該公司依托兩國政府在礦業方面開展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平臺,先后與蒙古國地礦局、蒙古國高校等機構就充填采礦方法開展程序、可行性等進行研討,最終確定采用國際通用充填行業標準編制方案,并一次性獲得蒙古國資源專家委員會審批通過。
“中鐵資源新鑫公司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較早‘走出去’的國有企業,通過技術領先優勢,造福當地人民群眾,是我們始終不變的追求。”宋貴明說,幾年來,新鑫公司投資約14億蒙圖新建污水處理站,每年累計節水約38萬方;投資14.3億蒙圖進行水源地在線監測和保護泉眼;開展技術復墾13.3公頃,生態復墾10.8公頃,大面積種植樹木,通過對尾礦壩護坡種花種草、持續修建草原防火帶等,礦山環保評價連續3年以90分高分通過當地東方省五部委聯合考評。
2022年,該公司投資17億蒙圖建成了蒙古國礦業生產領域首個綜合性地壓監測預警云平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采礦工藝深度融合,開創了蒙古國礦山開采領域的先河。
“通過地壓監測預警云平臺,可以第一時間監測到礦井每個部位的地壓應力變化情況,以最快速度找到可能發生地壓沖擊的部位,根據預警部位和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該公司負責平臺建設的副總經理李航空說,“有了綜合性地壓預警云平臺,大量監測和防范措施等信息數據可以實時顯示,不僅實現了監測信息化,還實現了預警自動化。”
李航空介紹,新鑫公司堅持把智能礦山建設作為打牢礦山安全發展底線的一把“金鑰匙”,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在蒙古國井工礦山取得首家建成地壓監測系統、首家建成通訊聯絡系統、首家建成人員定位系統、首家建成監測監控系統、首家采用遙控裝載機采空區出殘礦、首家采用大直徑深孔爆破采礦等6項第一,為當地智能化礦山建設樹立了樣板。據了解,該公司已連續6年榮獲蒙古國“百強企業”稱號,綜合實力進入蒙古國百強企業前30名,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鑫公司將繼續深化兩國礦業領域的合作,全力發展綠色礦業,建設智能礦山,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宋貴明說,將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努力把中鐵資源新鑫公司打造成中蒙兩國合作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