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近日出臺專項進口稅收政策,支持我國數控設備產業的自主創新。具體政策是:自2008年1月1日起,對國內企業為開發、制造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及其功能部件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
數控設備是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長期以來,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基本依賴進口,數控系統與功能部件發展更為滯后,嚴重制約了我國制造業升級換代,甚至危及產業安全和經濟發展。
財政部相關通知規定,自2008年5月1日起,對新批準的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的外商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06年修訂)》(財政部2007年第2號公告)通用設備第十類第(一)、(二)、(三)款所列的自用機床和壓力成形機械,一律征收進口關稅,仍可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2008年5月1日以前批準的可享受《國務院關于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發[1997]37號)規定的外商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上述自用設備,在2008年11月1日前仍按照有關規定執行;2008年11月1日(含11月1日)以后對上述外商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上述自用設備,一律征收進口關稅,仍可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中西部外商投資優勢產業項目、外國政府貸款項目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進口上述自用設備、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上述不作價進口設備,比照上述規定執行。
通知明確指出,提出申請享受進口稅收政策的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具有從事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及其功能部件設計試制能力;具備專業比較齊全的技術人員隊伍;有較強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生產制造能力;已有明確的市場對象和較大用戶群;企業數控設備或功能部件年銷售量一般應大于100臺/套,企業研制生產初期年銷售量可適當下調,重型數控設備和超精密數控設備年銷售量不限等。今后退稅商品清單將根據企業申請、政策實施效果、國內配套能力等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認為,上述政策的出臺將大力提升企業研發制造能力。國內機床制造業相關人士也表示,此政策將有力地推動企業建立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自主發展模式,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和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源自: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