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礦山大市,山東省煙臺市將學好用好《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作為監管主線任務之一,作為實現“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治本良策之一,作為加快實現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根本舉措之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壓緊壓實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進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走深走實,堅決防范較大以上事故發生。
一是加強監管人員業務培訓。煙臺市應急局將《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納入監管人員業務培訓重點內容,邀請行業專家對“市、縣、鎮”三級礦山安全監管人員進行《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專題學習,確保礦山安全監管人員切實掌握重大隱患怎么查的出,怎么改的了,怎么防的住。
二是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求各礦山主要負責人每月定期組織“五職”礦長開展《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學習,每月帶領相關職能科室人員開展1次橫到邊、縱到底、全方位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確保重大隱患“查得出、改的早、改到位”。
三是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將《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納入員工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必學內容之一,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員工查隱患、企業給獎勵”活動,鼓勵員工積極發現身邊的問題隱患。活動開展以來,員工共排查問題隱患1.6萬余條(其中重大事故隱患12條),企業發放獎勵170余萬元。
四是緊盯關鍵少數。在嚴格審定企業領導帶班下井人數和資格的基礎上,明確主要負責人“每月10次”的帶班標準,實行“每天一統計、每周一提醒、每月一通報”制度,發揮關鍵少數人員帶班下井安全檢查的作用。
五是開展高質量會診檢查。聘請高水平專家團隊常駐煙臺,對該市所有正常生產建設的非煤礦山開展巡回式會診檢查,切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能力。截至目前,共派出專家564人次,檢查礦山92座次,發現問題隱患2400余條,重大事故隱患6條。
下一步,煙臺市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工作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實作風、更嚴舉措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籌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安全監管執法、本質安全提升等各方面工作,鞏固擴大重大隱患行動成效,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堅決守好守牢安全底線,努力實現礦山監管由治標向治本轉變,真正實現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