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于都縣江西潤鵬礦業有限公司牛形壩礦區,只見道路兩側綠樹成蔭,一簇簇格桑花在風中美麗地綻放搖曳,一輛環衛灑水車正在作業,礦區內的辦公樓、宿舍樓,豎井井架、無動力深錐等采礦設施,與周邊的滿目青翠融為一體自然和諧。

江西潤鵬礦業有限公司牛形壩礦區內。
據介紹,江西潤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鉛鋅金銀礦采選及礦產品貿易業務的礦山企業,位于素有“地球上的紅飄帶起點”之稱的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境內,地處南嶺于都-贛縣礦集區,是南嶺成礦帶東段的重要有色貴多金屬礦集區之一,也是國家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
多年前,企業還處于粗放開采發展階段之時,企業發展理念還停留在過去的“因循守舊”“經濟效益為上”的層面,并不太注重生態保護與修復,礦區尾礦廢石成堆裸露,盛夏時節礦區灰塵漫天飛舞。
“近年來,我們以建設國內一流礦山為目標,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礦山設計、建設、生產的全過程。”潤鵬礦業公司總經理謝衛東介紹說,企業每年投入大量資金落實邊開采,邊修復工作。近三年,修復礦區內生態環境2.8公頃,邊坡、尾礦庫植草種樹復綠60余畝,井下采空區尾砂充填2萬立方米,投入修復資金217.67萬元,提取生態修復基金199萬元。
生產經營理念的轉變,換來的是企業價值與“顏值”的雙提升。如今,該企業的年營業收入超4億元,利稅超2億元,同時,礦區生態、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提升。企業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列入“鉛鋅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先后榮獲江西省“優秀非公有制企業”“省級綠色礦山”,贛州市“非公有制百家先進企業”“主攻工業成長型企業獎”,于都縣“制造業納稅十強”“技改領軍企業”“企業上臺階獎”等榮譽稱號。
謝衛東表示,今后企業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走經濟效益、資源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發展道路,實現礦產資源高效開發與礦山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同步走,同提升,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礦山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礦山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幾乎伴隨著采礦業的發展。近年來,于都縣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扎實推進礦山綜合整治、生態環境修復、綠色礦山創建等工作,通過政府鼓勵引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生產技術革新,不斷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平,推動實現礦山采選技術先進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礦區環境生態化。目前,全縣已有5家礦山企業被列入“綠色礦山名錄”,礦山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