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加快提升礦山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以大中型礦山為主的礦產資源開發布局正在形成。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綠色礦山398家,建設數量居全國前列。今年,自治區計劃建設55處以上綠色礦山。

娜日松 內蒙古臺記者:這里是白云鄂博鐵礦三期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現場,我們所在的這個區域這片區域曾經是一大片的堆土場,經過十幾年的治理,看,現在已經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一個綠化區域。其實在這樣種礦區的地質條件較差的土壤里想要種活植物是一件難事,白云鄂博礦區采取高分子噴播技術,探索出了適合這里的獨特的植物品種。看,這里現在已經是綠意盎然形成了一個采礦主題公園。

自2012年至今,白云鄂博礦區陸續投入5.7億元,對近16平方公里礦區進行生態治理。去年以來,白云鄂博鐵礦大力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設主礦巖石膠運再選系統,提高低貧鐵資源回收利用能力,2024年完成資源回收294萬噸,創收約7億元。

包頭市白云鄂博鐵礦黨委書記 副礦長 楊楠:把礦山建成智能礦山,提高職工的工作環境,也提高我們開采的效率。

今年7月1日實施的新《礦產資源法》提出,“鼓勵、支持礦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山建設從政策規范上升為法律要求。隨后,自治區出臺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明確建設綠色礦山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細化了在用地用礦用林用草稅收優惠,金融信貸等16條支持綠色礦山建設的具體措施。全區各部門各地區協同為礦業企業提供綠色礦山建設資金、稅收和科學技術支撐,同時對綠色礦山名錄實行動態管理,嚴格執行淘汰制度,目前已有16家礦山移出綠色礦山名錄。

2024年,全區新建成自治區級綠色礦山63家,2025年預計新增55家。今年上半年,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保障了23家綠色礦山3906公頃用地需求,保障了80多家其他礦山4548公頃用地需求,支持礦山企業創建綠色礦山;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綠色礦山398家,建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國家級綠色礦山47家,自治區級綠色礦山351家。

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 副廳長 張穎達: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力爭到2028年底前,實現90%的大型礦山、80%以上的中型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的總目標,加快綠色礦山低碳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