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城市”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當前,石家莊加快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出臺相關方案,實行各類固體廢物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多部門協同治理,形成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精細化管理的“無廢城市”樣板,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讓廣大人民加快實現按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方式生活。
提升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水平
7月16日,在贊皇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內,工作人員緊盯大屏幕,嚴密監控垃圾處理的每一個環節。2018年,該公司高標準建成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污泥項目及固廢處置項目,能夠做到日處置垃圾300噸,日處置污泥100噸,日處置綜合固廢100噸,年處置危險廢物3萬噸。
“我們首先對垃圾進行質檢分類,按照成分對垃圾進行科學配伍。隨后,經過破碎、篩分、擠壓、脫水等環節,垃圾變成可燃燒物,經過高溫煅燒,變成850℃至900℃的高溫氣體和爐渣,氣體通過分解爐做無害化處理,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爐渣和滲濾液則成為制作水泥的原料。”項目相關負責人馬曙強介紹。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垃圾處理成為困擾城市發展、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一大難題。石家莊始終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持續推進垃圾處理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垃圾影響降至最低,最終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
如今,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污泥項目及固廢處置項目,完全可以滿足贊皇縣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還成為石家莊生活垃圾的應急處理點。“粗略估計,該項目每年處理垃圾100萬噸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凈化器’。”馬曙強說。
加快傳統行業生態化轉型
7月15日,記者來到位于井陘礦區的河鋼集團石鋼公司,公司園區內草木蔥蘢、群花爭艷。“在園區規劃設計之初,我們就將超前的環保理念和技術工藝融入整個生產流程,各項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嚴于超低排放標準,為未來發展預留了空間。如今,園區已實現全流程減排和綠色生產。”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石家莊推動“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創建,聚焦鋼鐵、電力、熱力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繼續推動工業企業退城搬遷,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紡織等重點行業提升清潔生產等級。
同時,石家莊還積極推動企業入園進區集聚發展,推動無極縣皮革制品制造業及正定縣家具木業制造業等產業集群綠色循環體系建設。
記者來到位于無極縣的石家莊市千彩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自從搬入新打造的中國無極皮革綠色循環經濟創新產業基地后,公司的全工藝流程都達到環保要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前些年,無極縣投資22億元打造了中國無極皮革綠色循環經濟創新產業基地,吸引相關企業入園發展。“基地為入駐企業量身定制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處理設備,并配建污水處理廠、危固廢處理區等,統一實施‘三廢’集中處理,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環保成本,減少環保停限產制約。”基地相關負責人說。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走向縱深
“自從有了智能化垃圾箱,小區里再也看不到亂扔的垃圾,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也提高了……”7月16日,贊皇縣唐城小區居民劉軍英說起使用四分類智能垃圾回收箱的感受時,贊不絕口。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來源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城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等,為了推進生活領域固體廢物源頭減量,石家莊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走向縱深。
“起初部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薄弱,為了鼓勵和引導小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人員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并發放宣傳材料進行知識普及。如今,垃圾分類已成為常態。”贊皇縣相關負責同志說。
在位于欒城區南趙臺村的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分揀車間內,廢棄的沙發、床、桌椅板凳等堆積成小山。利用處理設備,工作人員把各種大件垃圾進行破拆,把金屬物品拆下來后,再把大件垃圾送至處置車間,利用破碎機把它們粉碎成碎片。
在推進垃圾分類的同時,石家莊積極完善垃圾分類與回收體系,全市制定統一標準、分類標識明確的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合理制定社區垃圾分類回收服務站點,定期向社會公布有害垃圾、大件家具等上門收運聯系方式,為市民提供便利服務,提高分類管理成效。
采訪感言
“無廢城市”建設需久久為功
作為一種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城市”建設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有利于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這些年,石家莊始終積極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通過多部門協同治理,著力打造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精細化管理的“無廢城市”樣板,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明顯感受到石家莊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
然而,“無廢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更需久久為功。只有政府、企業和居民都積極投入其中,堅定做生態文明理念的推動者和實踐者,從生產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積蓄成勢,才能讓全市城鄉環境變得更加美麗清新、宜業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