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從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威視”)處獲悉,近日,在華新骨料(武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骨料”)的生產基地中,皮帶托輥聽診光纖檢測方案在總長6.8公里皮帶運輸線上落地應用,有效幫助解決長期困擾運維人員檢修強度大、故障發現難問題。
2024年初,海康威視的皮帶托輥聽診光纖檢測設備在華新骨料武穴生產基地開始試點,雙方技術團隊根據現場工況進行了針對性優化。在效果良好基礎上,武穴工廠的各個皮帶運輸系統實現了全量部署。
據了解,華新骨料是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水泥”)全資孫公司,而利用光纖感知對運輸皮帶進行智能化運維,是華新水泥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典型場景。近年來,圍繞工業智能,華新水泥聯合海康威視創新應用了如毫米波體積雷達、高精度工業相機等一系列場景數字化產品,為水泥、骨料等建材生產提質增效降本,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優秀樣本。
“這是在建材行業首個正式大規模落地應用的基于光纖智能感知的皮帶托輥故障監測方案,數月內幫我們發現了數十個皮帶托輥故障,高效低成本保障了工廠生產的順利展開。”華新水泥數字化創新中心工程師舒冬說。

華新骨料(武穴)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公司供圖
在建材行業,皮帶運輸系統是物流的主動脈,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轉運發貨都依靠皮帶進行。
“皮帶運輸系統的故障有很多種,皮帶撕裂跑偏、堵料、托輥損壞都會影響生產,甚至會造成生產事故。針對皮帶撕裂、跑偏、堵料這些故障,我們現在都有智能化監測方案,但對于數量最多、最容易出現故障的托輥,一直缺乏高效的監測手段。”舒冬介紹。
行業里皮帶運輸系統的巡檢,主要依靠沿皮帶步行,眼觀耳聽來判斷故障。在武穴基地,皮帶運輸線動輒數公里,而且是多級聯結構,承擔不同的材料運輸任務。在噪聲和粉塵等環境,人員巡檢強度大,也有安全風險,并且無法做到及時發現和處理故障。
“現在,我們在后臺就可以遠程及時發現托輥異常,在故障開始就針對性維護,我們不用再像之前,每隔一天就要走一趟去檢修了,”作為方案的最終用戶,華新武穴工業園骨料維修廠長李曉峰說,這套方案落地三個月,就幫助公司發現了80多個損壞的皮帶托輥,提升了維護效率,保障了工廠的順利生產。
皮帶托輥聽診光纖檢測方案是海康威視在深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結合行業需求和自身技術產品積累,推出的數字化創新應用。不僅在水泥、骨料等建材行業,在煤炭運輸、發電、港口等行業也有大量應用場景和空間。
“我們利用光纖在傳輸過程中受振動會發出散射信號的特點,通過感知異常信號并結合人工智能算法還原、判斷、定位異常位置,能夠有效發現皮帶托輥的故障。”海康威視音頻與傳感業務部負責人表示,不需要通網通電,只需將光纖沿皮帶鋪設,接入后臺機房進行信號分析和處理,就能實現高效低成本、長距離的監測效果。
除了光纖聽診的創新應用,華新水泥和海康威視基于戰略合作框架,在倉儲管理、設備運維、品質檢測、安全生產等生產環節,共同探索落地了眾多場景數字化產品和方案。“華新水泥作為建材行業的代表企業,會繼續圍繞工業智能、管理智能、商業智能,和海康威視一起,繼續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華新水泥副總裁湯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