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陽市通過制度完善、設施建設、源頭管控、數據賦能和聯動執法等多項舉措,系統構建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體系,助力“無廢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自2022年起,貴陽市圍繞“建制度、堵漏洞、強監管、嚴處理”目標,持續提升建筑垃圾治理能力。通過修訂《貴陽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制定全過程管理體系建設方案和污染防治規劃等文件,明確建筑垃圾從產生、運輸到消納利用各環節的管理要求,推行“開單出場、運單上路、收單入場”的電子聯單制度,夯實管理基礎。在處置能力方面,充分利用山地城市特點,采取“堆填消納+資源利用”方式,目前已核準堆填消納項目320個,有效庫容約1105萬噸;建成棄土場11座、資源化利用項目11個,年處置能力達300萬噸,有效滿足當前建筑垃圾處置需求。
源頭分類管控嚴格落實“誰產生、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督”原則,壓實企業主體、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三方責任。工程渣土和泥漿就地利用或就近調配;拆除及裝修垃圾做好分類貯存;針對零星裝修垃圾,全市設置1050個暫存點,推行預約收運,住建、能源、交通等多部門按職責分工督促指導。審批效率也得到提升,2024年市級核準權限下放至區縣后,累計辦理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備案1095件,核準事項5133件,大幅提高辦事效率。
依托“大數據+”構建的貴陽貴安建筑垃圾監管服務平臺,實現了跨部門數據共享和“電子三聯單+監管三預警”的數字監管模式。自今年7月平臺啟用以來,已納入排放項目962個、運輸企業298家、車輛1806輛,產生電子聯單29萬余條,開單方量超1100萬噸,推送預警信息1500余條,初步實現排放、運輸、處置三環節精準監管。執法方面,交管、運管、城管三部門開展“三管聯動”,今年以來完成317處亂堆點治理,清理建筑垃圾6831噸,開展聯合執法59次,查處違法案件510起,處罰金額57.66萬元,有效形成執法震懾。
下一步,貴陽貴安將持續深化建筑垃圾治理,完善制度設計,加強跨部門監管聯動,優化數字治理能力,加大執法查處力度,拓展資源化利用途徑,不斷鞏固治理成效,扎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